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日中天的中国市场,一个看似“违背趋势”的行业信号正在变得愈发强烈——燃油车又涨起来了。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今年9月,国内燃油车销量达到了100万辆,同比增长6.4%,并且,这已经是燃油车连续第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尤其受别克等主流合资品牌带动影响,让整个燃油车市场都看到了“回潮”的希望。
其实一直以来,市场上的主流观点都指向“电动化取代燃油”不可逆转,差的只是时间。但当棋至中局,燃油车销量重回正轨,便不得让人重新思考油电转型的议题:为什么早已被划入“旧时代”的燃油车会出现长效反弹?用户的决策方式难道已经发生某种变化?
作为这轮革命性回潮中的“提速样本”,昂科威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或许隐藏着燃油车市场正在苦苦寻找的突围方案。
为市场需求“兜底” 买燃油车更“踏实”
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车已经对燃油车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来自于乘联会的一则数据统计,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超过了57%,10月则有望突破60%,存在感明显强于燃油车。市场端的统一感知是,新能源之于燃油车几乎是“泰山压顶”。但事实上,如果代入两个阵营各自的需求视角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新能源势头再猛,燃油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现实土壤。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市场多元、复杂的用车场景,这是前提条件。不可否认,在资源更聚焦、配套更完善的一二线等核心城市,新能源汽车的确很快实现了对用户心智的一轮强攻,这些市场往往也提供着较高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份额。

然而,汽车市场不可能只服务于大城市的用户。
在三至六线城市、城郊区域乃至跨省长途场景中,新能源汽车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补能便利性、冬季续航衰减、高速排队充电等刚需问题,而这部分用户最看重的,恰恰不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某种价值流行,相反,他们更需要一种确定的出行保障,并且这种需求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高速看美系,美系看别克”这句话,别克旗下不少产品都被网友封为“高速神车”。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别克旗下昂科威家族销量超过1.7万,其中昂科威Plus 1-10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74%,成为高价值燃油车重回主流阵地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燃油车的价值正被重新审视。

洞察到这一趋势的不止有别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战略转舵”。从跨国车企、到合资企业、再到自主品牌,纷纷以“油电并行”策略来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燃油车的地位被进一步“提速换挡”,但新能源车照样不能放。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客观而言,任何革命性的格局重塑都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市场的全面电动化转型暂时给不出100%的确定答案。因为至少目前来看,新能源无法涉足的市场,依然少不了燃油车为“需求”兜底,昂科威家族销量走高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它既是需求驱动下的一种必然结果,同时也折射出用户“百转千回”的决策心理变化。

如果说过去几年,用户还愿意为科技创新支付情绪溢价,但当补贴渐退、使用成本和安全问题逐渐浮现在现实场景中,不乏有人将目光投向了保值率、耐用品质、安全韧性这些最朴素的需求上,而昂科威家族恰好抓住了这股“务实回归”。不断强化的驾驶稳定性、可控的能耗成本、成熟的维保体系,让它有能力承担一辆家庭主力车的使命和责任。
所以站在宏观视角看,燃油车算是迎来了一次革命性回潮,站在用户视角看,则是基于真实生活场景所做出的更理性、更务实的选择。
放弃吃“老本”燃油车重塑竞争力
中国汽车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尤其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氛围下,要想绝地反弹,一定不是只靠风口借力就能行得通的,对于燃油车市场而言,如果依然寄希望于合资时代仅存的市场口碑被动防守,最终只能在这场淘汰赛中被无情舍弃。
因此,从更深层的战略手法看燃油车这轮回暖,其实具备更高的样本分析价值。
以昂科威Plus为例,合资车天然品牌价值固然是它的加分项,但从这款产品到昂科威家族乃至整个别克品牌的逆袭,根本上讲是在既有优势之上,完成了一次准备充分、同时兼具策略性的主动进攻。

要想理解这一策略,需要以“以终为始”的逻辑重新梳理。
当新能源进入到“算力时代”,燃油车跟新能源车相比短板更加明显,就是“智能化”的缺失。最初智能配置率先在新能源车型上应用时,也随之形成了一种“燃油车≠智能化”的市场认知,对于燃油车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
在此背景下,别克果断确定了“油电同智”的战略方向,紧接着昂科威Plus等车型落实战术需要,确保用户打开配置表时会有感知变化,从高分辨率大屏、到智能驾驶辅助应用进阶、再到全面接轨主流水平的语音控制、AI大模型、车机生态等等。
昂科威给人的感觉是,合资车也能在智能化上做到与新能源车别无二致。但是,补齐短板后不代表原来的长板就可以原地踏步,昂科威Plus同步以“多10%”的越级实力又向市场扔出一颗深水炸弹,一句话总结:所有高价值配置全部标配。

同级唯一30吋一体弧面6K屏、源自GL8的座椅科技、2.0T高功率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9AT智能变速箱,以及不惜成本采用的大尺寸全框式副车架和液压衬套……在同级产品中优势十分显著。不仅如此,产品序列的精简更让这种优势得以放大。不同于有些品牌车型动辄十几个版本、纪念款,昂科威Plus全系只分为:两驱、四驱和高阶的艾维亚三个版本,标配既是满配。这不仅让用户的选择更加容易,也让别克能够更加专注地执行“大单品”策略。
再举个例子,同级的四驱车型最低售价也要20万以上,但昂科威Plus四驱版以17.99万的“一口价”将价值直接拉满,对产品本身形成了一次消费端的强势加码。
这种没有任何套路,全国统一定价的销售策略,在合资品牌中首开先河,不仅让消费者少砍价、多信任,也降低了交易焦虑。肉眼可见的是,在执行“一口价”一年多以来,别克的价格体系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消费信心明显增强。
这说明,当品牌不再让用户在决策环节做算术题,那么燃油车的购买门槛就真正放下了。

写在最后:
不难看出,昂科威Plus的成功代表了中国市场现阶段的一次格局分化,或许过去的燃油车曾在新能源的包围下痛失主导地位,但并不代表就此成为那个淘汰者,只要需求还在,只要能在需求之上创造超过需求本身的高价值,那么就能重新向市场再次发起进攻。
未来一种更可能出现的场景时,新能源不会停下脚步,但燃油车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市场最终将不再围绕动力形式争胜负,而是围绕用户体验分高下,谁能真正解决问题,谁就能成为那个被优先选择的存在。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