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1月18日,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在广州车展前夕携手央视新闻在主场举办第二届致敬奋斗者大会。
虽然活动主题被定为宏大的“我们向上,中国向前”,但在五菱品牌诞生40周年的这个特殊年份,这场大会对其本身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为五菱车主们所举办的一届大会,也是为五菱这个已经走过40年的“奋斗者”举办的大会。
而站在品牌成立40周年的节点上,对于这家累计销量超过2100万辆、长期盘踞商用车市场头把交椅的车企而言,单纯的销量数字或许已不再是唯一的追求。在新能源转型步入深水区、商用车市场面临存量竞争的当下,五菱在这里交出的答卷不仅是产品,还有一套试图解构中国基层经济活力的“宏光指数”,以及“天·灵·神”的技术体系的再进化。
宏光指数提升,五菱打造国民经济“体温计”
在本次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数字并非某款新车的参数,而是一个被称为“宏光指数”的数据模型。据官方发布,2025年宏光指数达到121.45分,较去年提升9.23%。

这一指数不是简单的企业销量报表,而是由商用车销售、奋斗者信心以及奋斗者表现三个维度构成。
对行业观察者而言,如果说GDP是衡量宏观经济的“气象站”,那么五菱基于庞大用户基数推演出的“宏光指数”,则更像是触达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体温计”。
而在数据背后,五菱所捕捉到的用户画像变迁则揭示了更为深刻的市场逻辑。数据显示,五菱车主中40岁以下占比已提升至48.5%,本科学历占比上升至16%。
这表明,传统的“五菱宏光”用户刻板印象——即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年长者——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车辆进行移动咖啡、宠物校车、直播带货等新型创业。

而这种变化也对这个40岁的“老品牌”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留住这群更年轻、更具创新意识的用户?五菱给出的答案是构建“生态”。
大会现场,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启动“奋斗者专项计划”,首批投入1500万元。这笔资金被细分为“守护”、“助力”和“致敬”三个方向,旨在为车主提供从应急救助到创业孵化的全链路支持。
从用户运营层面上看,五菱所发布的这项指数,以及指数背后的专项计划,显然是一个相当新颖且深度的创新模式。
在竞争激烈的商用车市场,通过资金扶持和情感连接来增加用户粘性,构建一个超越买卖关系的“命运共同体”,或许是五菱在“存量时代”维持市场统治力的一步稳棋。
毕竟,对于广大中小微业主而言,一个能提供“兜底”服务的品牌,其吸引力一定是大过单纯的价格战品牌的。
技术平权,红标家族也要“向上”突围
在这场发布会上,如果说“宏光指数”的发布是五菱对市场和用户的软实力构建,那么“天·灵·神”技术体系的升级发布,则是其在硬科技领域的一次“秀肌肉”。

首先,在制造端,五菱展示了其入选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培育名单的底气。全球首创的智能岛制造体系颠覆了传统的流水线模式,将制造过程打散为独立的“智能岛”,通过IGV小车串联。
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解决了商用车“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难题。

而在产品落地层面,五菱红标正式宣告迈入“全面新能源时代”。截至2025年10月,五菱红标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已达12.24万辆,稳居细分市场第一。为了巩固这一优势,五菱在此次大会上亮出了“底牌”——五菱荣光EV。
最后,作为“扬宏荣之光”家族中最后一款完成新能源化的车型,五菱荣光EV计划于2026年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型将提供“一车三动力”的解决方案,即同时支持纯电、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
这对于商用车用户而言极具现实意义:相比于乘用车用户,商用车的使用场景更为复杂,补能焦虑更为明显。通过“灵犀动力商用增程”系统,五菱试图在续航能力和使用成本之间找到最优解。

此外,五菱还将乘用车领域的智能化配置“下放”至商用车。神炼电池的安全性、灵语座舱的互联功能以及灵眸辅助驾驶系统的引入,本质上是一场商用车的“技术平权”。
在五菱看来,即便是一台用来赚钱的工具车,其驾驶者也理应享受到AEB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等科技带来的安全红利。
从五菱扬光连续19个月蝉联新能源轻客销冠,到五菱宏光纯电版/增程版的布局,再到五菱之光EV的推出,五菱正在构建一个覆盖微客、轻客、MPV的全场景新能源矩阵。
这种密集的产品攻势,配合“天·灵·神”的技术背书,已经充分展示出了五菱想要从“中国商用车领导者”向“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引领者”转型的野心。一个“软硬兼备”的五菱,已经做好了在下个四十年继续蝉联“国民品牌”荣誉的准备。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