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很多朋友们在享受电车智能、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见了些许尴尬:出门前精细规划,行车中“斤斤计较”续航里程;好不容易找到了充电桩,却遭遇充电桩与车辆不匹配……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补能效率低、充电匹配度不佳、优质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痛点愈发凸显。
在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充电桩数量虽与日俱增,但电车车主们依旧被“充电崩溃瞬间”深深困扰。近期,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在上海正式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验证体系(CCTA)与高品质充放电技术验证体系(Premium Charge)。这两大体系可以说是推动充换电行业发展的“催化剂”,有望引领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电车车主的充电困境
新能源汽车凭借环保、经济等显著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然而,充电难题却成为他们的“心头之患”。
“一桩难求”的情况屡见不鲜,节假日期间,抢桩大战频繁上演。在一些热门景区、高速服务区等地,车主常常消耗长时间寻桩、排队,出行时间被消耗,焦虑由此而生。同时,车主担心电量、桩点分布及使用状况,漫长等待更添烦躁。
充电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充电失火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老化损坏,以及不规范的充电操作、恶劣的充电环境等因素,都增加了充电安全隐患,让车主们在充电时提心吊胆。这些充电难题不仅影响了电车车主的出行体验,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Premium Charge:引领高品质充电新潮流
高品质充放电技术验证体系(Premium Charge)的诞生,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部件及充电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该体系以构建科学化、场景化、前瞻性的充放电高品质评价验证体系为目标,致力于系统性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持。
在安全性方面,“安全保障・无忧充”维度涵盖信息安全、电磁安全、电气安全及热安全的全面验证。通过对充电过程中多方面安全因素的严格检验,有效避免因信息泄露、电磁干扰、电气故障或过热等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为用户的充电安全筑牢防线。
兼容性上,“广泛兼容・随心充”维度依据市场新能源车型销量和占比,选取年度销量前三十的新能源车型,覆盖400V和800V平台进行验证。这一举措确保了充电桩与不同品牌、不同电压平台的车辆都能实现高效安全交互,极大地提高了充电的通用性,让车主彻底告别“找桩容易充电难”的尴尬。
“稳定可靠・畅享充”维度聚焦充电产品在复杂使用环境下的耐用性和稳定性。通过模拟-40℃极寒、55℃高温、95%高湿等极端工况进行测试,深入研究产品性能。经过验证的充电产品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充电性能,确保车辆在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以及潮湿的环境中都能顺利补能。
在用户体验上,“智能便捷・满意充”维度围绕启动时间、充电成功率、满载噪声、充电枪线重量、充电效率以及低温下的缠绕力和拉伸力等关键指标进行优化。较短的启动时间让用户无需久等即可开启充电;高充电成功率避免了充电失败的尴尬,保障用电无忧;低满载噪声营造安静的充电环境,提升舒适感;较轻的充电枪线插拔轻松不费力;高效的充电效率大大缩短充电时长,节省用户时间。此外,优化低温下的缠绕力和拉伸力,可以确保用户在寒冷环境中也能顺利充电,全方位提升了充电服务质量。
Premium Charge还设有“极端环境・无限充”维度,作为可选挑战项目,涵盖12级台风、洪水、4000米高海拔等极端环境测试。通过这些严苛测试,充分考验充电产品在恶劣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确保在极端天气或地理条件下,充电设备依然能够正常工作,满足用户在特殊环境下的充电需求。
Premium Charge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考量多个关键维度,全面验证了充电设施的品质,确保在有充电桩的地方,用户能够顺利地进行充电,从而为用户提供便利和安心,推动充电设施行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CCTA:全方位优化充电体验,构建行业新生态
面对全球充电标准差异显著,新能源汽车跨区域充电困难的问题,CCTA给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它全面涵盖国充2015/2024标准,以及欧标、美标、日标等国际标准,支持150V-1000V宽电压及兆瓦级功率验证,实现了充电标准的广泛覆盖。
其背后的“全球充电工况大数据平台”整合了50多个国家的充电数据、400多万个主流充电桩信息、3000多种型号以及1100多个故障案例。借助这些数据,CCTA可实现充电运营商覆盖率超99%,打破全球充电壁垒,并通过“实验室-虚拟-场站-放电”四级穿透式验证,助力企业提升充电兼容性,为用户的充电之旅提供坚实保障。
整体来说,CCTA面向整车、充电设施、充电场站展开充放电兼容、充放电性能、充放电功能、充放电能效四个维度的验证。
CCTA涵盖“星选系列”和“验证系列”两个系列。“星选系列”定位“技术巅峰・行业标杆”,包括“充电兼容之星”“兆瓦充电之星”等验证项目,致力于挖掘行业内最先进的充电技术,打造极致品质,树立行业标杆。“验证系列”则定位“技术可靠・安心放心”,涵盖充电兼容能力、新国标功能等验证项目,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充电体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CCTA的使命不仅在于提升当下的充电体验,更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充放电生态系统。在技术标准引领方面,CCTA将持续深化对“国充2024”标准的研究,推动大功率充电、车网互动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规范和指引。
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协同发展,CCTA计划联合车企、充电运营商及第三方平台,构建AI驱动的智慧充电大数据网络,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副总工樊彬表示:“CCTA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验证体系的从无到有。通过构建覆盖‘技术验证-标准制定-生态协同’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做到‘充得上’更要‘充得好’,提高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同时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将‘中国充电标准’推向全球。”
CCTA和高品质充放电技术验证体系(Premium Charge)的出现,推动着整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从“卷价格”向“卷品质”的方向转变。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标准化验证成为推动供给侧升级的重要力量。得益于CCTA和Premium Charge的严格验证,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安全与品质,减少低质竞争。
对于广大用户而言,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补能体验,且车辆充电表现、充电桩安全性、质量都有了行业权威第三方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选择依据。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