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5月7日,吉利汽车港股上市公司(HK.0175)公告称,将私有化收购极氪(NYSE:ZK)发行在外的股票。
一纸私有化建议书,加上早前的一次营销分工重构,让极氪重新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就在吉利宣布合并极氪的第二天,5月8日,港股吉利汽车明显走强,盘中一度上涨6.31%。截至8日收盘,股价报17.52港元,涨幅达4.41%。
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说明这一次整合背后展现出的长期价值,要比单纯业绩更令人兴奋。
功夫汽车认为,这也是市场对“极氪回归、整合深化”的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并“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随后,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就表态,吉利将聚焦汽车主业,回归一个吉利。
李书福以其对汽车产业的洞察力,实现集团更长远的战略考量,极氪回归吉利,不管是对与吉利,还是对汽车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往近的说,是在落实《台州宣言》战略框架的持续性动作;而往远了说,在完成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后,不管是吉利还是极氪都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销量、收入及利润方面。
当然,这样的整合动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让中国投资者有机会触及优秀的中国企业,参与并分享他们的成长红利。
事实上,“回归一个吉利”的概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过。
彼时吉利从2.0时代帝豪、英伦、全球鹰等多品牌扩展,到2014年宣布“回归一个吉利”,这为吉利从2.0时代迈进3.0时代拉开序幕,开启了吉利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
随后在最近四年经历跌宕起伏的新能源“乱战”之后,吉利以《台州宣言》再次拉开的聚焦整合的大幕。
“回归一个吉利”也就此成为了吉利内部系统性重构的重要手段。只不过这回不仅是一次顺应趋势的自我修正,也是吉利进阶下一阶段的自我进化。
回到极氪本身,这家刚过完4岁生日的新势力车企,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在寻求长远的发展机遇。
不论是从领克剥离、登陆纽交所,亦或是合并领克组成极氪科技集团,极氪的每一步都符合当时极氪的发展需要。
自独立以来,极氪都是吉利转向新能源赛道的重要板块。在技术层面,金砖电池,威睿电动,浩瀚智驾,极氪能源等,都为吉利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提供了最前沿、最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保障。
在品牌层面,极氪的高价值、高溢价也为吉利品牌向上和利润增长带来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而本轮回归吉利后,极氪也完成了战略性的主动收缩,集中资源办大事。
举个例子,在成本控制上,极氪和领克整合之后,研发投入就节省10%-20%,研发费用率预计从11%降到6%,BOM成本预计降低3%以上,如今回归一个吉利后,各项费用和费率的节省应该会更加可观。
而日前林杰走马上任极氪营销服,也可以看作是极氪积极求变,向“全年目标”发起攻坚的明显信号。
今年前4个月,极氪仅完成17.2%的销量目标,此时正需要“老将”林杰来挑起极氪营销这个最重的担子。
凭借林杰在领克的经验和对高端市场的理解,再结合极氪品牌运营和现有团队的创新能力,定然能为极氪品牌市场策略带来新思路。
在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放大的2025年,“以退为进”的极氪,是在换取下一轮破局的先手机会,这也十分符合极氪一直以来的顺应趋势,着眼当下的战略。
功夫拍案
从战略的长期角度来讲,此次极氪的回归更方便吉利去全盘改革,也确实是按照《台州宣言》的脚本进行推进,重点在于内部结构性重组。
功夫汽车认为总体走势是相对利好吉利的,现在就看执行层面的效果了。
对于极氪而言,回归吉利之后,将从新能源市场攻坚的排头兵,转变为赋能全局核心技术的统帅,这对于吉利这种大兵团作战的企业尤为重要,而战术核心地位也让极氪未来的市场前景逐渐明朗起来。
而利用领克和极氪的优质资产,吉利整体价值在资本市场上也会进一步拉升,实现新一轮的品牌进化。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