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车圈又有大动作。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 已发行全部股份,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受消息影响,当日,极氪美股盘前拉升涨超10%,股价一度超过25美元。
对于极氪而言,“狂飙猛进”成为了其闯入新能源市场上最显著的标签。
产品上,极氪品牌定位豪华市场,主打售价30万元以上产品,两年五款车型的出新速度,涉及紧凑型SUV、中型纯电豪华轿车,高端MPV,以满足不同用车需求的用户。
业绩上,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极氪总营收达759.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553.2亿元,同比增长63%;年销量已经突破22万辆,交付体量跃升至新势力阵营的“第一梯队”。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新兵”到“正规军”的赶超。
资本市场上,更是打破了造车新势力最快上市的纪录,从创立到上市不到3年时间,而蔚小理分别用了4年、7年和5年。
事实上,这样的“极氪速度”,也在市场意料之中。由于背靠吉利集团,极氪拥有了扎实的技术和资源支撑: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智驾、ZEEKR OS智能座舱……可以说,从平台、技术到资源,吉利把最好的都给了极氪。
不过,对于此次“回归”,却来得有些突然,其背后的意图也引发了不少猜测与热议。
其一,来自于市场上的解读:极氪估值太低。
据招股书显示,极氪上市时,实际募资仅4.41亿美元,其中吉利汽车一口气认购了2.7亿美金,贡献几乎70%的融资额。此外,截至私有化公告前,极氪股价仅22.59美元,市值57.4亿美元,显著低于蔚来(88.77亿美元)、小鹏(187.9亿美元)、理想(260.21亿美元)等同样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汽车企业。
对吉利而言,这样的估值显然不值得继续托市。同时,也有分析称,如今在关税战的背景下,这或许也是吉利汽车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而进行的一场“主动防御”。
其二,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这也是吉利给予的官方解释。
2024年9月,吉利宣布《台州宣言》,在愈加内卷的市场环境下,拉开了战略聚焦和整合大幕,随后旗下几何、银河、极氪、领克等迅速进入调整期;
同年10月,几何品牌正式并入银河,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今年3月,翼真品牌也并入银河,成为吉利银河高端电动MPV系列,且吉利银河正式升级为吉利银河品牌。
同时,极氪与领克的“闪电合并”更是创下三个月股权交割的行业纪录。据了解,极氪与领克战略整合后,预计研发投入节省10%—20%,研发费用率由11%降至6%。同时,在大制造体系支撑下,BOM(物料)成本节省5%—8%,生产制造节约3%—5%。此外,管理费用将节省10%—20%,其中销管费用率预计由11%降至8%,进一步提升组织管理效率。
而此次计划收购极氪,则是更进一步推动极氪科技集团向吉利这一中心聚拢,深化“一个吉利”战略聚焦打法:整合后,吉利汽车也将从“各自为战”到“规模效应”,形成“极氪主攻高端电动市场,领克覆盖主流高端,银河和中国星面向大众市场”的品牌矩阵,直面全球化竞争。
据扉旅汽车获悉,“回归一个吉利”的打法并不陌生。2009年,吉利曾推出过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独立子品牌,在短时间内推动产品销量增长,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三个子品牌独立为战、分散资源、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增长后劲的恶果开始显现,直到2014年,吉利宣布“回归一个吉利”战略,让其从低迷期成功拐入新一轮增长的周期,站稳自主头部阵营。而这一次的再度“回归”,又能否撬动更大的版图?
"回归一个吉利,是为了更坚定地走向全球。"
事实上,不难看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市场中,吉利的接连出招,不仅是向新时代转型的积极尝试,更展示出其“做大做强”的决心与魄力。未来,极氪能否在吉利的全面赋能下实现快速的高端化跃进,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