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2025年上半年车型销量榜出炉,榜单相比往常有明显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激烈状况。与此同时,榜单上也出现了新面孔,比如新晋爆款小米SU7。好了,按老规矩来,先看榜单,再作一一点评分析。
1、吉利星愿
吉利星愿上半年狂销20万辆登顶榜首,平均每个月卖3.4万辆左右,用极致性价比把6-10万级纯电小车的市场卷成了一团麻花。你能想象一台10万块钱不到的车,就有410km续航、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和越级表现的空间,还带电动后备厢+座椅加热+50W无线充电+256色氛围灯吗?连卷王比亚迪看了都要惊呼:吉利你也忒不讲武德了。
2、比亚迪海鸥
比亚迪海鸥虽然被同级别的吉利星愿后来居上,但上半年平均每个月也有将近3万辆的销量。为抵御以吉利星愿为首的一群野心勃勃的后来者,比亚迪海鸥丝毫不敢懈怠,今年2月份的时候推出了智驾版,把带智驾辅助系统的车型价格门槛一下子拉低到区区6.98万起,这种事放在去年想都不敢想,所以它属于是吹响“全民智驾”号角的代表性产品。
3、特斯拉Model Y
“对比没赢过,销量没输过”,我想这句话就是对特斯拉Model Y的最高赞美了。竞品车型上市发布会变着花样戳Model Y的肺管子,却始终对它构不成实质影响。面对小米YU7的来势汹汹,马斯克也是一副淡定姿态,这份底气来自于Model Y上市四年多以来始终保持在销量榜单前列,也来自于想买特斯拉的人群很少会考虑其他品牌,哪怕别的车亮点更多。
4、五菱宏光MINIEV
五菱宏光MINIEV也算是销量常青树了,2025年上半年销量第四,热卖17万辆,日均近千台,堪称“人民的代步神器”。这款车身材迷你,价格亲民,凭“好停好省好改装”三件套,硬是在新能源车海里杀出一条血路。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潮改版,既是买菜车,也是网红车,真把“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slogan玩明白了。
5、比亚迪秦PLUS
比亚迪秦PLUS同样也是熟面孔,它有插电混动和纯电两个版本,前者是绝对销量主力,搭载DM-i混动技术,甩出“电比油低”的强硬手腕,把合资紧凑型燃油轿车逼得步步后退。可油可电可上绿牌,7.98万起的指导价,还能享受一定的终端优惠,要我说,这车要是不火才奇怪,现在的“国民家轿”非它莫属。
6、小米SU7
雷军带着从手机界提过来的“价格屠刀”杀入汽车赛道,一出手就是爆款,高颜值+高性能+高流量这三板斧,直接让年轻人大喊“钱包顶不住了”。限制小米SU7销量的不是订单,而是工厂的产能,不过,随着前期工厂产能趋稳,小米SU7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月销量已经稳定在2万+辆,这让很多同级别车成为了背景板。
7、吉利星越L
前面六款车型都属于新能源车的范畴,来到第七名这个位置,才总算看到了一款传统燃油车,由此可见目前市场环境下传统燃油车的整体式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燃油车市场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很多人还是会考虑。吉利星越L自带沃尔沃同款安全Buff,配上北欧设计颜值暴击,在15万级家用SUV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传统燃油车阵营里的上半年销冠。
8、比亚迪宋PLUS
比亚迪宋PLUS曾经是爆款中的大爆款,巅峰时期一个月能卖五六万辆,经常位列SUV榜单冠军,但由于同室操戈,无奈含泪告别了巅峰。了解比亚迪品牌的人肯定知道我说的是谁,没错了,就是隔壁王朝网的宋Pro和宋L DM-i,这两款车分走了宋PLUS的不少用户。但好处是,三台车加起来的总销量肯定比以前更大了。
9、大众朗逸
大众朗逸人送外号“德原朗”,是合资品牌里面中国特供车的鼻祖车型。据统计,大众朗逸自2008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经突破600万辆,平均月销量在3万辆左右,这种战绩前无古人,也很难有后来者。今年以来,朗逸的销量有所下滑,但还能保持每月2万辆出头的水平,在国产新能源车步步紧逼的情况下算是很可以了。
10、日产轩逸
榜单最后一个席位被日产轩逸摘得,它跟前面的大众朗逸在紧凑级家轿市场上厮杀了很多年,也在销量上死咬对方很多年(偶有超越),像是一对排排坐的老冤家。日产轩逸主打舒适省油,但面对更省油的国产插电混动车没啥办法,保住这个前十名行列其实也很不容易,是长期口碑积累叠加以价换量的结果。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