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文 | 车市007
编辑 | 小丸子
试问,北京现代ELEXIO这款车的定价和定位,肯定不是对标极狐T1的吧,起码是要跟极狐T5对标的。但按照这个卖相,ELEXIO拿什么跟极狐T5正面PK?
别告诉我,产品力综合性能无法匹敌的前提下,北京现代还能在成本控制、定价策略上,比本土品牌(包括北汽极狐)更加良心厚道。
既然如此,ELEXIO还没出道就已经可以判定“炮灰”的命,那吴周涛们还何必浪费时间跟表情,自娱自乐欺骗自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站在2025的时间节点上,回过头来看,北京现代这样的二线合资车企,黄金时代已然在五六七八年前就已经过去、而且是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日子,大概率只会是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惨”。
为啥这么讲,因为现实确实很骨感,而且一再打脸那些个“吹牛逼不打草稿+不信邪”的车企高管。
“再造一个全新的北京现代”、“2025年重回50万辆”……
虽说热点常换常新,但互联网其实有记忆。
汽车圈的媒体同仁更是记忆清晰,2022年重返北京现代的吴周涛,一度信誓旦旦放出豪言,给人一种“老将回归”要带领北京现代重现辉煌的错觉。
是的,的确是一种错觉,如梦幻泡影,一戳就破。
公开数据显示,吴周涛接手北京现代的2022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已经降到了25万台的规模,随后的2023年销量还是在25万台的规模徘徊。
有意思的是,官方当时兴高采烈的各种宣传,强调销量企稳回升了(哪怕只是微增长),搞的好像吴周涛多么神奇和牛逼,一来就见效。
很快到了2024年,北京现代官方都不好意思发销量成绩单了,外围多方统计口径显示,当年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概率在15万台的水平。
国内销量持续下跌,北京现代们开始将部分精力和更大的增长希望,转向了海外出口市场。
进入2025年,北京现代的销量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已经跌到了10万台的级别,而且这里面还包括了好几万台的出口销量,国内市场销量更是跌入谷底。
照此趋势,从当初的连续年销超百万台,到一路下滑到七八十万台、四五十万台、二三十万台,以及如今的不足20万台......
北京现代已经彻底从准一线合资品牌,加速沦为了边缘化三线合资品牌。
援引韩国媒体的分析报道,现代汽车总部已经开始考虑将北京现代旗下的中国生产基地,逐步转为海外市场出口制造基地,合资品牌的级别和定位,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变化。
以前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卖得好,甚至供不应求,北京现代巅峰时期在中国天南地北相继建设并运营了五座大型工厂基地,总规划产能高达165万台,基本上都是“中国产、中国销”。
如今自从2017年前后的“萨德”事件发生后,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可以说“病来如山倒”,扛把子北京现代更是一泻千里,从年销百万跌到十万台级别。
乐逗同学七年前买的现代名图
而且这里面销量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百万销量都是卖给中国消费者的,现在哪怕十万台销量越来越多的也是出口海外、甚至反销韩国本土市场。
归根结底,中国市场“变天了”,自主品牌+新势力崛起,新能源换道超车,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看不上”、不买韩系车了。
以笔者现身说法为例,七年前结婚买的第一台车是十五万级的北京现代名图。
放到现在,别说15万级了,即便是10万级的预算,绝大多数消费者毫无疑问会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哪怕油车,也不再钟情于现代这类二三线合资品牌了。
产品力越来越不能打,品牌力也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留给北京现代这样的二三线合资品牌,只能是“内销转出口”,再不行的话就只能卷铺盖被淘汰出中国市场了。
在如此骨感的现实背景下,北京现代的总舵主(董事长)吴周涛、常务副总经理李双双们,还在那里自娱自乐搞摆拍、“送清凉”……
吴周涛、李双双给北京现代一线员工送清凉
拜托了各位老总,都这个时候了,还搞老套的落俗的“官场”那一套,一线员工买不买账放一边,市场和消费者会买账吗?!
还有吴周涛,一段时期以来也开始效仿雷布斯,发力个人视频号等自媒体营销,倒也不是说这种“东施效颦”的路数完全不可取;
只是,拿公司资源和人力产出这样的营销小视频,能不能不要一味的沉浸在自娱自乐和自嗨当中,能不能适度考虑一下市场和观众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比如最近围绕ELEXIO这款新能源战略新车的一系列小视频营销,搞什么吴总的EO韩语小课堂,就问你们不觉得尴尬吗?
试问,消费者在不在意、关不关心吴周涛会不会用韩语讲车?有几个国人消费者会愿意花时间,听吴周涛用韩语讲车?
况且还是AI假把式,除了哄吴总们开心一笑,有毛意义?
有这精力和预算,找几家媒体,再不济车主用户,帮你们拍几期真实的探店/用车心得分享,不比围着吴总自娱自乐强?
吴周涛个人视频号自娱自乐式营销
回到ELEXIO,这款号称首款诞生自北京现代纯电平台架构的紧凑级SUV,还没上市一看就是炮灰的命。
韩里韩气的复杂英文字母命名就不说了,太不好读更不好记!
就说你4615mm的车长,轴距却只有2750mm,还不及北汽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极狐近期推出的T1这款A0级竞品纯电小车的轴距(2770mm),极狐T1的车长仅有4337mm。
搁这里搞笑呢?
这叫哪门子纯电平台原生架构,纯电平台最大的一个优势点恰恰在于——紧凑级的车身尺寸下,能够给到消费者中型甚至媲美传统中大型车的越级轴距空间!
比如极狐T1在A0级的车身尺寸外表下,轴距却跟我的老款名图2770mm轴距一模一样,妥妥的越级。
试问,北京现代ELEXIO这款车的定价和定位,肯定不是对标极狐T1的吧,起码是要跟极狐T5对标的。但按照这个卖相,ELEXIO拿什么跟极狐T5正面PK?!
别告诉我,产品力综合性能无法匹敌的前提下,北京现代还能在成本控制、定价策略上,比本土品牌(包括北汽极狐)更加良心厚道。
既然如此,ELEXIO还没出道就已经可以判定“炮灰”的命,那吴周涛们还何必浪费时间跟表情,自娱自乐欺骗自己?
反正,这年头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是越来越理性务实,至少产品+品牌“均不如人”的北京现代,注定是越来越蒙混不下去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