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車言道讯】当我们在30万内挑选混动轿车时,似乎总在被迫接受“妥协”:想要低油耗,就得放弃强劲动力;想要智能辅助,就得加钱上高配;想要宽敞舒适,就得容忍操控上的“臃肿”。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现状,成了很多消费者的纠结点——领克10 EM-P的出现能否终止你的纠结?
9月8日,宁波,领克首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领克10 EM-P正式上市,以16.38万-20.18万元的限时优惠价,携“智能电混四驱”的核心标签,直接向行业惯性发起挑战。它没有走“单点突围”的老路,而是从性能、智能、豪华、安全四个维度全面进阶,试图证明:中高端混动轿车,本可以“什么都要,什么都好”。
混动不妥协:5.1秒破百与4.2L油耗的“反常识”平衡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混动”的核心是“省油”,“四驱”的标签是“费油”,两者似乎天生对立。但领克10 EM-P用一套“智电四驱+高效电混”的组合拳,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它让混动轿车也能拥有“赛道级”的操控,同时保持“通勤级”的油耗。
这款车全系标配eAWD智电四驱系统,背后是一套极具诚意的动力总成:47.26%超高热效率的1.5T Evo电混专用引擎,搭配由P1+P3电机+3挡变速箱组成的DHT Evo混动电驱,再加上后桥P4电机协同,最终实现390kW最大功率、755N·m最大扭矩的输出。这样的参数转化为实际体验,就是0-100km/h加速仅需5.1秒——红绿灯起步时的推背感,甚至能让不少燃油性能车汗颜。
更难得的是,性能没有以油耗为代价。领克10 EM-P的CLTC工况亏电油耗低至4.2L/100km,相当于每公里成本不到3毛钱,完全满足日常通勤的“经济性需求”。这种“四驱操控,两驱油耗”的平衡,靠的不是单一部件的堆砌,而是系统的协同:1.5T引擎专注“高效发电+高速直驱”,电机负责“低速驱动+瞬时爆发”,3挡变速箱则优化不同速度区间的动力衔接,让每一份能量都用在刀刃上。
操控的底气还来自底盘调校。基于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领克10 EM-P搭载了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增强版五连杆独立后悬架,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悬架技术——这套在豪华车上常见的配置,能让车辆在过弯时减少侧倾,过减速带时过滤颠簸,兼顾“驾驶乐趣”与“乘坐舒适”。官方数据显示,其麋鹿测试成绩达到83.2km/h,这个水平在中大型轿车里堪称“操控标杆”,无论是雨天湿滑路面,还是山路连续弯道,都能给驾驶者足够的信心。
续航焦虑?在这里也不存在。领克10 EM-P首搭38.2kWh神盾金砖超混电池,CLTC纯电续航240km,日常通勤一周一充毫无压力;加上油箱后,CLTC综合续航更是高达1400km,北京到上海往返一趟都不用补能。即便需要充电,SOC 10%-60%最快仅需13分钟,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恢复大半续航,完全适配跨城自驾、长途出游等场景。
智能不缩水:激光雷达全系标配,让辅助驾驶“真能用、好用”
新能源时代,“智能”早已不是“高配专属”的奢侈品,但很多车型仍在“激光雷达”“高阶芯片”上做减法,导致辅助驾驶沦为“鸡肋功能”。领克10 EM-P的做法恰恰相反:它把智能辅助的“硬件门槛”拉到了新高度,让“高阶辅助”成为全系用户的标配体验。
先看硬件基础:领克10 EM-P全系标配厘米级精度激光雷达,最远感知距离达200米,相比传统视觉方案,能更精准识别行人、护栏、突发障碍物,尤其是在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安全性大幅提升。而Ultra版型更直接用上了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这款芯片的算力高达700TOPS,相当于“给车辆装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能同时处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海量数据,为高阶辅助驾驶提供充足的算力支撑。
硬件到位了,软件体验更要“落地”。领克10 EM-P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支持至高38项安全辅助功能,核心不是“堆功能数量”,而是“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比如停车难问题,它支持遥控泊车、指尖泊车、记忆泊车、离车泊入4种主流泊车模式,即便是超窄车位、断头路车位,也能自动规划路径完成停靠;后续通过OTA升级后,还能实现“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从小区车库到公司停车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真正做到“一键即达”。
对于长途驾驶的用户,这套系统的“全场景贯通”能力更显价值:高速上能自动跟车、车道居中、自动超车,过闸机时能精准识别ETC,甚至在无高精地图的城区道路,也能通过视觉+激光雷达的融合感知,实现跟车、避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新手能靠它“轻松上手”,老司机能靠它“解放双脚”,让辅助驾驶从“噱头”变成“日常刚需”。
豪华不敷衍:从“前排特权”到“全员舒享”的精装大平层
提到“豪华轿车”,很多人会先想到“前排的老板座”,但领克10 EM-P提出了一个新主张:豪华应该是“全员平等”的——无论是前排驾驶者,还是后排的老人、孩子,都该拥有舒适的体验。这种“四座平权”的理念,让它的座舱成为了真正的“精装大平层”。
先看空间基础:5050mm的车长、1966mm的车宽、3005mm的轴距,这个尺寸在中大型轿车里属于“第一梯队”,更关键的是“空间利用率”——领克10 EM-P的“套内面积”达到4.8㎡,得房率高达81%,后排腿部空间足以让成年人轻松跷二郎腿,纯平的地板设计更是解决了“中间乘客挤脚”的痛点,即便是三人同行也不尴尬。
座椅的舒适性直接拉满“行政头等舱”的质感:前后排均为云感零压座椅,填充柔软且支撑性足,还标配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夏天不闷汗,冬天不冻腰,长途乘坐时开启按摩模式,能有效缓解疲劳。后排还有两个细节很贴心:1700cm2的智能超大扶手,能放下平板电脑、水杯等物品;15公斤高承重的小桌板,展开后就能变成孩子的“移动玩具台”,或是成年人的“临时办公区”,全家出行的便利性直接拉满。
豪华感还藏在“五感体验”里:全车18㎡的软包面积,搭配Nappa真皮材质,触手可及都是细腻质感;5.7L冷热一体车载冰箱,夏天能冰饮料,冬天能温牛奶,适配四季需求;总功率1600W的哈曼卡顿23扬豪华音响,配合行业首创的启幕升降式出风音响,再加上卧室级的NVH静谧性,开车时就像置身“移动音乐厅”;千万色级AI鎏光氛围灯能随音乐、驾驶模式变化,夜晚行车时更有氛围感。
就连车色这种“视觉豪华”,领克10 EM-P也下足了功夫。它推出的鎏光金、天云米两款车色,采用了默克专利Xirallic?双珠光晶彩光学车漆,成本比普通车漆高2倍,色彩饱和度提升30%以上,还得靠30台机器人接力喷涂10小时,形成8层防刮耐磨涂层——不仅好看,还耐用,让“高颜值”不只是“一时新鲜”。
安全不打折:从“被动防护”到“主动超越”的全维守护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安全”是底线,但领克10 EM-P把底线变成了“上限”。它没有满足于“符合国标”,而是主动挑战行业最严苛的测试,用“带电大满贯”的认证,证明“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领克”。
电池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焦虑点,领克10 EM-P的神盾金砖超混电池,经历了两项“行业首次”测试:在中汽研通过带电六大串行极端场景测试(包括涉水、碰撞、高温等),在招商局检测通过电池包带电多点触发热失控测试。这意味着,即便在极端情况下,电池也能保持稳定,避免起火、爆炸等风险。背后的技术支撑包括高安全电池材料、8大电池包热安全防护技术,安全性提前满足新国标要求。
被动安全方面,领克10 EM-P的车身堪称“移动堡垒”:高强度钢材及铝材占比超80.5%,A柱采用2000MPa潜艇级超高强度钢(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承受20吨压力),前双防撞梁用的是航天级7系铝材,还配备了十宫格电池防撞梁、后排椅背金属钢板——从正面、侧面、后面到电池舱,全方位构建防护屏障,在碰撞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主动安全则是“防患于未然”:AEB前向碰撞减缓系统能在130km/h的高速下识别碰撞风险并紧急刹停,比很多车型的“低速AEB”实用性更强;G-AES通用障碍物紧急避让辅助,能在130km/h时精准识别小至40cm×60cm的障碍物(比如突然横穿马路的小动物),并完成“边刹边绕”的连续避让,大幅降低事故概率。
更贴心的是“健康安全”:全车采用0沥青、0杂棉、0有害溶剂的“三零”用料,获得“零甲醛”认证,即便新车落地也没有刺鼻异味;饰条采用PVD金属气化工艺,从制造环节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这些“看不见的守护”,才是对家人健康最实在的关怀。
不止是一款车,更是中高端混动市场的“价值破局者”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参数内卷”时,领克10 EM-P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真正的“高端”不是堆料,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回应——消费者想要“不妥协的性能”,它就给全系四驱+5.1秒加速;想要“不缩水的智能”,它就给全系激光雷达+高阶芯片;想要“不敷衍的豪华”,它就做“四座平权”的精装座舱;想要“不打折的安全”,它就用“带电大满贯”证明实力。
16.38万-20.18万元的限时优惠价,让这款中大型智能电混四驱轿车,直接杀入了主流合资B级车的价格带,形成了“降维打击”的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领克10 EM-P不仅是一款“好车”,更是一个“更优解”——不用在性能与油耗、智能与性价比、豪华与实用性之间做妥协。
而对于行业来说,领克10 EM-P的上市,不仅宣告了领克“高端新能源化”的决心,更可能重塑中高端混动轿车的市场格局:它用“全维度进阶”的产品力,定义了“高端混动轿车”的新标准,也让更多品牌意识到,只有真正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才能在“内卷”中破局。
或许,从领克10 EM-P开始,中高端混动轿车的“妥协时代”,该结束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