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新车疯狂扎堆的9月,有的是全面焕新,有的是翻新小改。
捷途X70 L属于哪种?
9月10日,扬州,捷途X70L开启预售。这款号称“磁悬浮豪华电七座SUV”发布预售限时权益价10.99万元起。
磁悬浮、电、七座——其中,“七座”是直观可见的。
捷途X70L是一台燃油车,怎么就磁悬浮了?怎么就电七座了?
不要质疑“理工男”的技术,也不要小瞧他的语文水平。
磁悬浮是用来形容底盘的,电七座主要强调各种智能豪华配置。
01
普信男,怎么就拿到了王者剧本?
此次新车预售活动选址扬州,别具深意。2018年,捷途X70系列首款车型在此发布。
当时的大七座SUV已不是蓝海市场。2017年前后,五菱宝骏、长安欧尚、北汽幻速、东风风光、斯威汽车、东风风行都推出了价格亲民的7座SUV车型——老实说,捷途X70来得不算早。
更吊诡的是,明明面向价格敏感型人群,起售价7万+的捷途X70偏偏强调“旅行+”营销理念。用户盘算着怎么多拉快省,捷途跟用户描述诗和远方。
奇瑞一直奉行多生孩子好打架,大家对捷途序列的出现更是不以为意。
可偏偏就是不被看好的“普信”捷途,从乱军之中杀了出来,越活越风光。
从2018年到2021年,捷途从年销4万台干到年销15万辆。
2021年,捷途宣布品牌独立,地位和奇瑞齐平,尹同跃惊喜大赞“捷途是奇瑞的38军”。
接下来的捷途不仅实现了销量连年增长,创下捷途速度;其中捷途 X70 系列销量至今已突破百万,实现了“在中国,每卖出 3 台自主燃油大 7 座 SUV,就有一台是捷途 X70”。
从不在价格层面骚操作,锚定某一类用户,捷途X70系列变着法子增配不加价。就像捷途X70L,直接喊出“30万级越级性能、40万级越级体验、50万级越级舒适以及百万级越级安全”,10万级小揽胜的诱惑力不容小觑。
它的旅行+理念也未曾动摇,除了搭建相关生态,还面向轻越野市场推出多款“方盒子”车型,圈子越打越开。
2022 年捷途销售18 万辆、2023 年31.5 万辆、2024 年超过 56.8 万辆。
短短6年时间,捷途完成0-50万的飞跃。捷途甚至喊出了2026年销100万的销量目标。
02
关键先生李学用,清醒的实干派
说到捷途的成功,不得不提李学用。产品层面坚持性价比,营销差异化打造“旅行+”标签,就是李学用为捷途定下的调子。
他在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奇瑞,先后担任奇瑞华南、东北、中南、华东大区总监,是标准的奇瑞老兵。
2018年1月,李学用被委任为奇瑞控股集团捷途营销中心总经理。2022年6月,其职位调整为捷途汽车总经理,从营销端到整体掌舵捷途发展,成为捷途一把手。
如今,每家车企都在强调用户思维,但实际上,唯有“听过炮声”的一把手才能真正决定用户运营的深度和广度。
早在刚加入奇瑞时,李学用就主导了两届QQ文化节,通过粉丝运营帮助奇瑞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在执掌捷途之后,他强调了三个100%——100%直面用户、100%直连用户、100%用户评价。
出席发布会擅长脱稿演讲,也愿意和各地用户朋友打成一片,李学用接地气的个人形象也是那几年捷途品牌的一张名片。彼时,车企领导普遍都没有老板IP意识,但李学用充满江湖气息的感召力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进入流量时代,李学用又带领团队拥抱新媒体,以实战为导向,深入到终端经销商。
而对燃油车市场的坚守,是捷途能活下来的关键砝码,原因有三点:
第一,对于低线市场的刚需消费者而言,家庭首购依然首选燃油车,这个市场会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有所萎缩,但不会消失。对照中国2000多万的市场来看,燃油车即便只占30%,市场空间依然可观。
第二,从经营层面来考虑,燃油车不仅是奇瑞重要的利润来源,也是确保经销商能挣钱的关键产品线。没有稳定的厂商关系和坚韧的渠道体系,也无法支撑捷途的销量增长。
第三,全球奇瑞充分认识到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不同。李学用曾表示,如果中国汽车如果想做成全球性的汽车企业,在燃油市场必须要具备很强竞争力。自2019年首批捷途X70出口厄瓜多尔到如今,捷途汽车已进入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
奇瑞争做燃油车第一,并不代表会懈怠新能源赛道,这几年的“不客气”大家有目共睹。
03
奇瑞开启新征途,李学用的新使命
9月7日晚间,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奇瑞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这是奇瑞盼了21年的结果。
客观来说,奇瑞的长远发展要跑通四条赛道:第一条是国内国际赛道,第二条是燃油赛道,第三条是混动赛道,第四条是纯电赛道。海外市场和燃油车的销量,奇瑞已经取得领先;而混动/纯电的新能源赛道,奇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前,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已明确挂帅国内事业群总指挥,统领四大事业部(星途、艾虎、风云、QQ),开启油电协同的新征程。
李学用能否把捷途经验引入大奇瑞体系,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深化用户导向、提升营销效率、优化资源协同、精准定义产品,李学用必将运用这些经验统帅四军,当然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毕竟,运营单一品牌和大系统的整合,难度级别是不同的。
据悉,通过港交所聆讯,奇瑞预计募集资金规模达15亿至20亿美元(约合117亿至156亿港元),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此次上市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及全球化布局。根据招股书披露,企业计划加大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投入,同时优化国内外生产基地布局。
一面是激烈的外部竞争,一面是内部改革,奇瑞的体系能力将迎来新一轮锻造。
除了规模优势,接下来的奇瑞要学会多条腿走路,新的征程期待新的传奇故事。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