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一边是昆仑山下的前途大好,一边是天府大道上的惨绝人寰。
这两天,有媒体报道疑似小米第三款车型在新疆测试的谍照曝光,雷军及多位高管现身昆仑山脚下参与高原测试,从外形来看这是一款大尺寸增程式SUV,暂称为小米YU9。
同行的小米汽车高级顾问胡峥楠、副总裁张剑慧等高管IP属地全是新疆,足见大家对它的造势有多“燃”。
“燃起来”的,不仅仅是小米汽车的架势,还有一起燃车惨剧。
10月13日凌晨3时左右,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严重交通事故。
据多名目击者的行车记录仪,一辆小米SU7在行驶中先是摇摆不定,有网友称一起等红绿灯时还听到该车驾驶员在大声吼叫,随后车辆超速失控,先与绿化带发生碰撞,随后翻滚至对面车道并起火。
车辆燃烧后,有热心的成都市民上前救援,但均无法打开车门也无法破窗。
最后,人没救出来,门是消防员用电锯切开的。
有网友不禁问道:小米汽车,到底是技术先锋,还是“火葬场VIP专供”?
因为这已经是小米汽车短短一年内多次事故中的一起,小米汽车多次登上热搜,不是因为性能,而是因为“起火”“打不开门”“刹不住车”。
·2025年3月,一辆小米SU7在G0321德上高速池祁段(祁门往枞阳方向)撞击护栏后发生自燃。由于火势迅猛,三位相约一起参加第二天上午的招考考试的大四女生,均未能被救出,不幸遇难。
·2025年10月9日,在福建福州平潭县发生一起车辆坠海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25年10月13日,成都这起事故,再次暴露“隐藏式门把手+无外部机械解锁”的致命缺陷,车主当场烧死。
其中两次惨剧发生的一大原因,就是门打不开,导致人被活活烧死!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小米SU7的隐藏式门把手曾被称为“未来感设计”,雷军在微博中指出,这与早期的“上翻式半隐藏门把手”完全不同。
小米SU7确实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开门时要把手伸进凹陷的区域,用手指前端按压内部微动开关后才可解锁。但它采用的是电动开关,接触不良、电机卡住、模块损坏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门打不开。
更令人费解的是机械应急拉手的设计。小米SU7将机械应急拉手隐藏在储物格内的设计,被业内指出存在明显缺陷——乘员在碰撞后的慌乱中难以快速操作,客观上降低了逃生可能性。根据小米SU7用户手册,应急拉手位于“车门储物格内侧上方”,但实际操作需完成“弯腰-拉开储物格盖板-找到红色拉绳-连续拉动两次”三个步骤。被网友吐槽“像在玩密室逃脱”。
梳理小米SU7的安全履历,实验室里的优异的安全成绩,在真实道路场景中却频频“失灵”。官方反复强调其斩获C-NCAP五星认证,钢铝混合笼式车身(90.1%高强度材料)通过C-NCAP 2024版综合得分率93.5%,小偏置碰撞零缺陷;麒麟电池支持80km/h追尾测试后车门机械开启。
上个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一则召回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说白了就是可能会“看不清”某些特殊情况。
接二连三的事故,也直接冲击了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的信心。
10月13日港股开盘后,小米集团股价直线下探,盘中一度跌近7%,这一跌幅远超今年3月安徽铜陵SU7事故时的5%盘中最大跌幅,反映出投资者对安全争议的敏感度持续升级。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未做出官方回应,当事人家属也未发声。
而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我们只想要这些答案:
当一辆车高速撞上绿化带时:
为何车门始终无法顺利拉开?
电断了还能不能解锁?
电池是否存在瞬间爆燃的风险?
留给救援的 “黄金三分钟”,究竟是否存在?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