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9月25日,奔驰纯电CLA 300 L超长续航版与CLA 300 L超长续航领智版分别以25.9万、29.9万的定价启动预售,距离现在大概已经有一个月时间。不同于中国品牌常用的营销路数,奔驰既没有用加大字号的“大定/小定”海报造势,也没通过社交平台密集投入宣发物料为新车上市铺路。
也就是说,预售具体情况怎么样,不得而知。
有人发现,在新能源轿车关注榜单上,纯电CLA只能排到77位,而实际上,这款车的讨论度不算低。从3月全球首秀,到4月上海车展亮相,直到迎来预售,纯电CLA一直牵动着中国豪华新能源细分领域的多条舆论走向。只不过奔驰得到的并非一水的好评,争议声也不少。
作为决定奔驰未来三年电动化成败的关键落子,纯电CLA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它不仅承载着奔驰重塑豪华纯电形象的使命,更会直接影响到电动GLC、C级、E级等未来产品阵容的想象空间,所以,这是奔驰的破局之战。
目前来看,纯电CLA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更能为奔驰注入信心。据外媒表示,有公司董事会成员透露,这款车收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订单势头已经增强。对海外用户而言,纯电CLA不止新意十足,折合40多万人民币的售价也属相当划算。
那么在中国,代表奔驰电动化第二轮尝试开端的纯电CLA,能一雪前耻吗?
奔驰已经拼了,消费者在犹豫什么?
站在奔驰的角度,为达到中国用户的期望,此次仍然选择“中国特调”的方式提供专属方案。
跟全球版的纯电CLA相比,中国推出的两款长轴版车型,分别在轴距和车长方面延长40mm,达到2830 mm、4760 mm的尺寸。
为此奔驰重新配置了后排座椅,后坐垫延长了10毫米,可以提供更好腿部支撑,此外还加入了更柔软的座椅垫,以改善舒适性和结构支撑之间的平衡。
另一个区别则在于智能化配置的差异。首先是智能辅助系统方案,全球版本搭载的是奔驰首个L2++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而中国长轴版是与本地供应商Momenta合作,具备城市NOA、智能泊车等功能。
然后是语音交互系统,中国长轴版的虚拟技术由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和思必驰语音技术合作赋能,全球版可能部分选择结合ChatGPT4o、Microsoft Bing等技术来提供语音支持,这体现了智能变革下“因地制宜”的首要原则。
除此之外,从外观设计、到内饰用料,再到具体配置,如同级唯一电动两挡变速箱、800V电气架构(CLTC工况下充电10分钟续航提升370公里)、89千瓦时电池(CLTC工况续航866公里)、以及11个安全气囊等等更能影响消费者下单的关键点,全球版与中国长轴版并无二致。
不得不说,整体而言纯电CLA的配置的确很顶,甚至可以说打破了人们对奔驰电车的旧有偏见。但回到实际的决策层面看,以上这些配置其实只有售价29.9万的高配版本才能全部获得。
相比之下,25.9万元的入门款少了城市NOA、副驾驶娱乐屏和AMG组件,而想要拥有全部则需要另付4万元购车成本,这让一部分用户感觉性价比不高。
有人算过一笔账:“25.9万的裸车价,加1万的保险,再加1700服务费和10800的强制装潢,落地要接近30万”。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因为有个奔驰标,纯电CLA卖不到这个价格,而对于有些奔着奔驰商标而来的用户也开始在“订与不订”之间左右摇摆。
有女性用户认为,纯电CLA不仅外观设计比前两代CLA更显臃肿,内饰极重的塑料感也让她们无法认同这竟然是奔驰水准。少了豪华感的奔驰还能叫奔驰吗?这是又一层争议。
用户之所以会为此举棋不定,往好处想,说明奔驰开始引起新能源潜客的重视,意味着这款产品获得了阶段性成功,但反过来看,纯电CLA仍需要与多款同级产品等待被选择。
那么在25万左右的价格带上,他们还能买到什么?社交平台上人们讨论最多的依然是特斯拉Model 3,一名在新能源轿车榜上始终排名第一的选手,其次,奥迪E5和宝马i3也被广泛提及。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鲜在对比之列。
Model 3和纯电CLA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口碑成熟度,从三电系统到辅助驾驶功能都在前期付出了非常多的教育成本,加上成熟的充电体系,会让很多人思考是尝鲜纯电CLA,还是买个特斯拉更靠谱。
而对于奥迪E5,这款产品同样采用800V架构,拥有10分钟补能370km的快充水平,超770km的续航以及同样联合Momenta打造的辅助驾驶方案,跟纯电CLA比有些区别,但不大,最终可能会因为品牌喜好或者设计审美影响决策。
另外有用户表示自己已经定了宝马i3,如果纯电CLA最终价格在22万-23万之间可以考虑,但如果超过25万就感觉不划算了,预算拉到30万则有更好的选择。
按常理来看,一般实际上市价格不会比预售价低太多,尤其对于BBA等德系品牌而言,少则几千,多则一万。也就是说,纯电CLA最终售价可能会在24.9万-25.5万之间,很多用户期待中低于20万的价格大概不会发生。
纯电CLA上市在即,奔驰成败在此一举
奔驰将纯电CLA当做一款“破釜沉舟”的产品,从整个脱胎换股的改变可见一斑。但用户并不会因为情怀而被打动,在用真金白银进行购车选择时,永远是理性占上风,归纳起来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择优录取”。
纯电CLA此次带来的突破固然惊喜,但奥迪的E5和即将量产的宝马新世代i3同样被视作引领品牌未来变革的先锋作品,当豪华品牌们带着同样的战略决心和执行力来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时,产品力上的差距其实很容易就会被追平。
届时,定价将成为豪门之争的“关键一役”。
此次奔驰特地为纯电CLA制定了全球统一定价策略,并承诺报价10个月,此举颠覆了奔驰以往的销售策略,相当于给用户吃了颗定心丸。但是,在消费者心中,打骨折的奔驰EQ系列仍旧历历在目。
有人回忆,当年EQE上市后不久就优惠了5万,由此判断纯电CLA早晚扛不住,20万买纯电CLA的一天终将到来,做个等等党未尝不可。
不难看出,尽管奔驰已经给出了配得上25万价格的产品力,但显然无法从感性上说服群众。曾亲眼目睹价格战的中国用户,无疑对奔驰有着更高的预期,当结果未能如愿时,将直接对奔驰形成冲击,因为首批用户的投票,直接决定了纯电CLA能否初战告捷。
有一个能够引发猜想的例证是,此前不少用户对纯电CLA的推出节奏颇有微词,“国外4月就上了,不知道国内在磨叽啥”。
据了解,部分用户7月份就已经付了定金,但等到9月末新车才启动预售,这让他们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殊不知,或许奔驰正在用打时间差的方式,试探消费者对纯电CLA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决定最终定价。
有小道消息称,这款车应该会在11月5日迎来上市,如果恰如猜测的一样,奔驰有可能拿出一个让人意外的价格,那么纯电CLA的故事必将另当别论,反之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市面上存在争议,才能保证接下来的转型顺利进行。
不过有个客观的制约条件是,明年新能源购置税将正式退坡,由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这意味着消费者将为此付出更多的购车成本。
假设纯电CLA抢在这个窗口前上市,那么有望在年底前冲一波销量,为明年的发力奠定一个不错的口碑基础,但在政策干预下,明年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一定会比今年更难。
对奔驰来说,由纯电CLA牵动的电动化转型2.0几乎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桥头堡更加不容有失,如何让本地用户放宽心闭眼冲,是奔驰接下来要时刻放在心上的重要事项。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