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作为本年度的汽车行业压轴盛会,2025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于11月21日正式开幕。在备受瞩目的2025广州车展高峰论坛上,由买车网Buycar主办的第二届汽车消费论坛以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成为全场焦点。本届论坛以 “快速迭代与价值重构”为主题,汇聚了来自行业和车企的多位资深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解码新消费时代下汽车产业的变革路径与发展机遇。

从今年的汽车市场来看,一方面从产品上,伴随政策退坡和消费升级,2025年迎来了新产品的集中上市,仅本届广州车展上就有93台新车首发登场;另一方面从终端看,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也从对于高品质好车的追求,过渡到对于情绪价值的满足。而此次论坛精准切中了在技术快速普及后,车企面临的真正挑战:如何理解并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情感与价值诉求。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从“技术驱动”的单核模式,转向“技术”与“用户价值”双轮驱动的新范式。此次买车网Buycar消费论坛的举办,也标志着行业对消费端前沿趋势的重视已升至战略高度。
从 “成品输出” 到 “共创赋能”:做用户生活的 “画布”
此次论坛开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德寰教授从学术观察的视角,和大家分享了2025年汽车消费的新趋势,以及这些呈现背后的原因。
刘德寰教授认为,狂飙突进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结束,经济下行压力下,年轻人 “代际契约失灵” 感凸显,“白鸽心态”“绵羊心态” 成为常态,沉默、安静、乖巧成为普遍状态,消费行为更趋理性保守。这种心态直接导致豪车销量下降,因为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负面标签,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 “安全、口碑好、售后全面、价格适中” 的均衡型产品,而非极致个性的车型。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爆款车的核心逻辑是 “量大为王”,传播逻辑从功能性宣传转向情感关怀,贴近家庭、女性、老人、宠物等场景的 “贴心友好型” 产品更易获得认可。消费者已暂停追星、追概念、追极致,对 “卷王” 产品心存顾虑,担心售后保障问题,而 “中位数创新”——所有指标均在中位数以上的产品,最有可能成为爆款。
针对 “行业回归本源” 这一观点,车企领导们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各自的落地思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表示,回归用户喜爱的本质追求核心是让企业全链条围绕用户需求转动,而非仅靠营销端发力。
以奇瑞为例,其推行的事业部机制,就是让研发工程师从造型设计、产品定义阶段就深度洞察用户喜好,甚至邀请用户参与到研发过程中。在他看来,“时刻把握住用户的喜好和方向很关键。”

smart作为主打个性的品牌,“画布” 属性更为突出。在smart中国营销公司CEO易寒看来,今天我们对用户的理解、对用户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用户消费趋势的引导,远远不够,还是需要更加扎扎实实地“抬头看天空”,又要“埋头做事”。
包括东风日产在内的合资品牌转型 “画布” 模式则需打破传统流程惯性。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孙豪提到,东风日产做的最大的改变就是回归到初心,真正认识到现在的客户是怎样的。
他坦言,这个话题说起来是很简单,但是对于合资公司原有的思维惯性、流程体系来说改变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真正的贴合用户,结合情感的价值去挖掘更多现在年轻客户未满足的需求,才有机会打造差异化的产品。”
不难看出,如今的年轻人不再为“拥有”一辆车而买单,他们为这辆车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所能带来的“精彩瞬间”付费。因此汽车品牌的叙事就必须从“我们有多好”转向“你能变得多好”。车企需要成为用户创作的“画布”,而非完成的“作品”,提供高度的自定义和共创空间。
汽车消费 “双价值” 共生进化,构建用户归属感护城河
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与用户的链接是所有汽车品牌的发力点,从出行工具到生活伙伴,从品牌光环到与用户共创,中国汽车消费用近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汽车从“工具价值”到“情绪价值”的构建,品质是基础,情绪是高度的基本共识也已经完成,也由此完成了汽车消费的快速迭代与价值重构。
而如今,随着用户营销的进一步升维,如今与用户的链接并不只是单纯的共创而已。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表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呈现 “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的特征,既追求产品品质与调性,又看重极致性价比。他认为,汽车的本源第一属性是安全,第二属性是质量、耐久和可靠,第三属性才是情绪价值。现在的消费者会同时考虑三者,而不是只会为情绪价值买单。据悉,阿维塔在设计上坚持原创美学,同时通过个性化车衣、选装包等方式为用户预留个性化空间。
易寒则指出,当前用户需求已从 “情绪价值” 向 “情感价值” 升级,短暂的多巴胺快感难以持续打动用户,长期的情感联结才是品牌护城河的核心。新媒体线索效率下降、获客成本上升的现状也印证了这一点,情感价值对于耐用消费品品牌的长期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孙豪进一步补充道,汽车行业格局以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已缩短至五年一变,行业正快速迭代。未来将出现更多“新物种”,体现在动力形式、资本结构与用户体验的交叉组合。作为合资品牌,东风日产正以学习者心态积极追赶,回归初心,真正认识并贴合用户是当前最大的改变,尽管打破传统思维惯性与流程体系挑战巨大。
可见,参数只能引发对比,而情感才能建立连接,目前不少车企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社群,让用户找到归属感,这种 “家人” 般的情绪联结形成了品牌新的护城河。
新“爆款逻辑”:均衡无短板,还是长板足够长?
2025年,汽车市场的爆款逻辑再度升级,大家发现以往的“爆款标准”已经不适用了。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与用户的距离越来越近,从今年看来,用户的消费理念在快速迭代,而车企与用户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也在迭代,这就要求车企在产品与营销转型上也需要有多元思路。
李学用分享了打造爆款的三大核心:一是回归用户原点,让研发、造型、产品定义全链条围绕用户喜好,而非仅依赖营销端发力;二是把握时机与节奏,汽车研发周期长(2-3年),需精准匹配市场窗口,避免政策变动等外部因素影响爆款热度;三是坚持持续迭代,汽车不同于电子消费品,理性消费趋势下,持续优化的爆款更能获得用户长期信赖,也更节约社会资源。
雍军表示,成功的爆款产品需满足 “无明显短板+突出长板” 的模型:首先要达到基础标准,各维度表现均衡(至少80分),再针对细分市场打造独特优势,打动核心靶心人群。同时,原创设计、领先科技与用户向往感的构建,是爆款品牌的核心支撑。

易寒透露,smart将于明年复苏的两门两座经典车型,这个车型将成品牌在中国和欧洲以及包括部分海外的精选市场同步推出的灵魂车型。“我想当这个产品在我们明年推出市场的时候,可能会重新擦亮smart在爆款逻辑上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思考。”
孙豪则用 “木桶理论” 解读爆款逻辑,安全与品质是 “桶底”,必须稳固,三电、能耗、智能化等基础指标需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在此之上,需集中资源打造 “超长板”,而非追求 “既要又要还要”,并通过预研一代、储备一代、搭载一代的节奏保持优势,东风日产 N7 便聚焦 “舒适” 赛道打造核心竞争力。
刘德寰教授总结指出,如今的爆款不再依赖单一传播轰炸,更多 “古板” 企业凭借均衡产品出圈,爆款呈现多极分化趋势,不同细分人群的需求差异催生了多元爆款模式,核心是 “适合” 而非 “极致”。
产品和用户的迭代最终都会显化在品牌上,对于品牌而言,价值重构意味着竞争维度的升迁。未来的赢家,不再是单项冠军,而是能够构建完整生态、提供持续价值服务的“平台型”企业,而这也将深刻重塑产业链格局和商业模式。
总的来看,本届买车网Buycar消费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2025广州车展贡献了深度的思想成果,更为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一份清晰的“用户价值”导航图。在“悦己”成为主流、情绪价值凸显的新消费时代,买车网Buycar将继续深耕消费洞察,助力产业与用户实现更有效的连接与对话。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