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8月1日武汉的夜空被东风奕派科技的蓝色灯光点亮,这场以"未来之翼"命名的战略发布会,不仅带来了限时17.36万元起的eπ008六座版,更展示了央企转型科技公司的全新范式。
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突破50%的临界点上,东风汽车将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整合成立的科技公司,正以"技术货架"上固态电池、千伏高压等硬核科技,重构市场竞争规则。
这场发布会最值得玩味的,是央企造车势力首次清晰展现出"用户思维+技术储备+生态协同"的三位一体打法。
技术护城河,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明牌战术"
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直接亮出的"技术货架",堪称传统车企转型中最坦诚的技术宣言。全球首个自有160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使得车身抗扭刚度达传统车型3倍;2026年量产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30℃低温续航保持率70%;即将发布的1200V千伏高压平台,可实现1秒充电增加2.5公里续航的12C超快充。这些数据背后,是东风"十四五"期间500亿研发投入沉淀的硬实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落地的节奏感:现有车型标配8295P芯片+天元智舱3.0,2024年量产线控底盘(制动响应100毫秒),2026年推出首款千伏平台车型。这种"预研一代、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的梯度技术布局,既避免新势力常见的技术跳票,又保持持续领先优势。与华为合作车型将首发乾崑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5.0,则展现了"自主+生态"的双轨技术路线。
用户运营革命,央企体系的"互联网化改造"
"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出方案,1天满意闭环"——这个堪比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标准,出现在央企背景的东风奕派科技身上颇具颠覆性。7月销量27923辆、同比增长70.9%的"奕派速度",正是用户思维转型的初步成果,发布会上透露的三个细节值得品味:
一是组织重构,建立商企、研发、营销"铁三角",让市场声音直接驱动产品迭代;二是流程再造,实施"用户需求第一时间上车"的敏捷开发机制;三是价值重估,将用户满意作为衡量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尺。
这种变革在eπ008的配置策略上得到验证:全系标配高通8295P芯片和SOA天元智舱,入门版即享三排真六座,配合"整车终身质保+5%超低首付"的权益组合。相比新势力常见的"软件付费解锁"模式,央企背景的东风更倾向于硬件普惠策略。
生态博弈,华为伙伴关系带来的想象空间
发布会最引人遐想的,是东风奕派与华为合作的智能精品系列。不同于赛力斯、奇瑞等合作伙伴,东风奕派保留了完整的产品定义权,双方合作聚焦在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的技术赋能。这种"车企主导+技术供应商深度协同"的模式,可能重塑智能汽车产业分工。
从2026年将推出的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可以看出,东风奕派正在下一盘大棋:主流科技系列(如eπ008)巩固15-20万基本盘,华为合作系列上攻30万+市场,风神L8等混动车型卡位家庭用户。配合2027年海外30款车型的计划,形成"技术溢出-市场反哺"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奕派同步布局了宁德时代、Momenta、百度等生态伙伴,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开放策略,彰显出央企的供应链安全意识。
写在最后
当东风奕派科技喊出"2028年产品矩阵达20款"的目标时,其展现的不仅是产品规划能力,更是传统制造体系与互联网思维的深度融合。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持久战"阶段,拥有56年造车底蕴的东风,正通过"未来之翼"战略证明:央企不仅能做好规模效益,更能玩转用户运营和技术创新。eπ008的17万级定价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布局,恰如鸟之双翼,承载着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新希望。这场发布会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给出了"新合资时代"的另一种解题思路——不是用市场换技术,而是以技术拓市场。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