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0月22日,吉利汽车“车用动力电池安全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5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通过多项创新设计,实现了动力电池在全场景下的极致安全,目前已全面应用于神盾金砖电池系列产品。神盾金砖电池秉持“超标设计,超纲验证”的技术理念,具备超安全、超快充、高倍率与超耐用等领先特性,树立了电池安全与性能的行业标杆。不仅于今年8月以超新国标的标准,成功通过行业首次“整包+整车”带电六大串行测试;更历经了“8针同刺、坦克碾压、真弹贯穿”等极端挑战,始终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以多重实证持续验证其全场景、多维度的安全实力。
征服汽车届“奥斯卡”,勇做行业先行者
作为我国汽车行业最高规格、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奖项之一,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过程严谨,注重项目本身的技术创新性和落地应用,也被誉为中国科技界的汽车“奥斯卡”,其专业性和公正性在业内拥有极高的声誉。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用户最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上,针对行业存在的电池安全防护难题,“车用动力电池安全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带来了多项创新性技术突破。吉利获此殊荣,印证了其在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引领实力。
三大创新关键技术,尽展电池安全标杆实力
“车用动力电池安全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在本征安全、被动安全、主动安全三个层面,构建“电芯-系统-端云协同诊断”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了“电芯设计好、制造好、系统防护好、整车预警好”的创新突破设计,尽展标杆实力。
创新一:本征安全创新——制造缺陷定向清除关键技术
电芯作为电池的“心脏”,也是最小额的能量单元,其质量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该项目创新应用主动响应防护功能材料技术、力热均衡短刀结构设计方法和“极片-界面-化成”协同智控技术,使电芯热失控极限温度大幅提高,即使在8针同刺、坦克碾压、真弹贯穿等严苛测试中,依然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通过材料创新和技术设计,解决本征缺陷消除难问题,确保电池在全场景下的极致安全。
创新二:被动安全创新——多场多维被动安全防护关键技术
针对电池碰撞防护结构、热失控能量释放峰值热流高等问题,研发团队创新发明了三叶草碰撞泄力结构、电气无线束集成拓扑、以及能量分时分级快速泄放等技术,有效解决碰撞力分泄等难题。即使在热失控场景下,也能做到电-热-气-固-液分离防护,实现急速放电和失效区域电芯快速制冷,能够有效应对外部机械伤害和极限环境,带来超安全表现。
创新三:主动安全创新——智能感知处置关键技术
项目还创新提出EIS深度学习安全感知技术、机理与AI融合安全预警方法等,实现6类安全状态参数的高精度辨识和5种故障的准确识别,故障检测准确率超过95%,有效提升安全预警能力,带来实时安心守护。同时,锂枝晶探测与定向消除技术实现锂枝晶检测率>92%、消除率>88%,为解决锂枝晶消除的行业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在“车用动力电池安全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48件,发表论文143篇,项目团队主导和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27项。这些技术突破已规模化应用于吉利旗下27款车型、67款电池总成,应用车型已覆盖全球85个国家及地区,赢得海内外用户的广泛赞誉。
安全为基用户为本,以技术金标准立标杆
安全一直是吉利造车的底线,回顾吉利这些年在电池领域的发展,也正是一段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挑战、持续突破的过程。依托这些创新技术,吉利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了神盾金砖电池技术品牌,“神盾”代表极致的电池安全系统,“金砖”则指向行业领先的电芯技术。而在8月份,神盾金砖电池更是成功通过行业首次“整包+整车”带电六大串行测试挑战。还原真实且复杂的用车场景,测试标准超“新国标”,只为让用户更安全、更安心。
神盾金砖电池将持续以“超标设计,超纲验证”的技术金标准,回应用户的电池安全需求,树立电池安全、性能价值标杆。
两大长期坚持,为行业技术攻关贡献“吉利实践”
荣光与标杆背后,离不开吉利对“安全第一”与“技术创新”的长期坚持,也凝结着在研发领域的不懈投入。过去十一年,吉利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累计超2500亿元,是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前10名中唯一的车企。技术创新,正成为驱动汽车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跃迁的引擎,更是当前市场下的车企核心竞争力。
重投入终将带来高转化,此次“车用动力电池安全防护”带来的创新关键技术,正是产业电池安全的“吉利实践”,也为行业技术攻关提供了源头支撑,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需要全行业协同合作、携手创新,持续拓展安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技术红利惠及每一位用户、安全平权落到实处,全行业安全,才是真的安全。
未来,吉利将聚焦整合产业链资源,在安全技术、科技创新之路上持续勇攀高峰,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布局,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