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华为乾崑智驾、宁德电池成为主流车型的标配时,如何体现出产品差异化?当大家你有我也有,站在同一赛道上的起跑线时,价格可能起到决定性因素。未来,上述趋势不仅会引发“价格战”持续,同时也可能引发整车企业边缘化。
乾崑智驾成竞争“撒手锏”
曾经的燃油车时代技术先锋,在投身新能源赛道过程中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即选择华为作为智能系统的首选。
前不久,一汽奥迪宣布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其中刚刚上市的全新奥迪Q5L以首次搭载的华为ADS 3.0为产品一大看点。
此外,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产汽车在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上亮相多款新车,其中新款天籁一大看点也是搭载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和HUAWEI SOUND。
当合资品牌开始拥抱华为技术时,自主品牌与华为的合作更已经成为常态化,比如2026款深蓝S07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SE系统,但它的起售价已经来到14万元级。
第四季度,搭载乾崑智驾的新车扎堆上市。其中,提供华为乾崑智驾ADS 4版的捷途纵横G700在硬派SUV撕开一个口子,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 Max 超阶版。随后,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的广汽传祺向往S9又闪亮登场。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上市的车型中,是否搭载华为乾崑成为衡量产品智能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识。有之,不仅增加厂家底气,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极强的吸引力。
拿来主义反噬技术创新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等核心三大件,当前新能源智能化汽车最直观的亮点之一就是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系统。
在新能源浪潮下,造车变得复杂又简单起来。复杂之处在于: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时代车辆作为代步工具使用的特点,如今新能源车就是一种全新的用户生态,科技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而简单之处是,从车机系统到驾驶辅助系统,再到动力电池等,都有相应的配套企业来提供,车企造车只需买买买就能完成车辆研发生产全流程。
当然,在驾驶辅助技术也不是华为一家独大,比如小鹏汽车就有自主研发的XPILOT驾驶辅助系统,比亚迪有“天神之眼”、吉利有“千里浩瀚”等等。不过相比之下,在大多数车企看来,华为乾崑成为他们的首选。其安全可靠的表现,让厂家省得操心,同时也为车型提供了一个鲜明亮点。
不过问题来了,当大家的核心系统都采用同一供应商提供时,又如何区别产品差异化呢?如此一来,作为整车制造企业的功能反而简单了,座舱能用鸿蒙座舱、驾驶辅助系统用华为乾崑、动力电池用宁德时代——厂家在研发新车时,只需设计个外观了事,将“拿来主义”发挥到极致。
泛华为化一统车市江湖?
华为虽然不独立造车,但已成为当前行业不可或缺的智能大脑,直接影响到车企的兴衰与走势。这一点,从华为积极打造的“界字辈”以及“境字辈”体系就能感受到一二。
面对内卷严重的市场,那些转型步伐慢半拍的车企只要成为“界字辈”一员,就拥有触底反弹的机遇,与鸿蒙智行一同分享新能源智能化市场蛋糕。
一边向全行业车企输出硬核技术,一边构建多元化的汽车生态,让华为获得更多机会。比如今年1-9月销量排名前10的车企中,有8家都采用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的还有宁德时代,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实现总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增长41.2%。日赚2亿元,成为响当当的车圈印钞机。
《车壹圈》观点:事实上,关于新能源汽车同质化严重已不是老生常谈。尽管当前各种领先的智能科技提供全新的体验,也带来车市的繁荣。但红火热闹的车市后面却衍生出一种现象,那就是最盈利的不是整车制造企业,而是专供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
新能源浪潮下,当一些造车新势力还在亏损线上挣扎时,当大部分车企面临盈利空间持续缩水时,华为首当其冲地成为车市大赢家,获得更多的利润。
对于车企而言,当前的核心技术“泛华为化”带来另一个弊端可能是研发的停滞。既然有现成的技术可用,又何必专注于在智能技术的深耕呢?毕竟,能做出比肩华为乾崑技术的车企还是有限。
由此一来,在产品同质化之下,“价格战”的作用就显现出来。未来,搭载华为乾崑的产品不仅成常态,同时车价也不会高到哪里。同时,对于缺乏自研能力的厂商来说不仅造车成本增加,也极有可能会沦为一些科技公司的“打工人”。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