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7年,奇瑞固态电池将完成装车试验。
就在刚刚过去的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宣布近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布犀牛S全固态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启动首批装车验证。
据了解,奇瑞犀牛S全固态电池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和富锂锰正极材料,电芯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约为当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三倍,装车后续航可达1300km。
安全性上,犀牛S固态电池实现了电钻钻孔、钢针穿刺、50%挤压变形及浸水等破坏性试验,不发生热失控,仍能稳定放电。
奇瑞固态电池先发制人?
在固态电池领域,奇瑞可谓是一鸣惊人。
此前,国内外各车企对于固态电池的研发进程与成果展示中,奇瑞显得并不突出。毕竟奇瑞并非比亚迪等车企那样,有着单独的电池研发生产体系。
也是因为这样,奇瑞犀牛S固态电池的公布,给业内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而奇瑞固态电池能有此成就,离不开对电池业务的“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奇瑞与安瓦科技合作建设固态电池产业园,这算是奇瑞自己的电池研发生产公司,一期规划5GWh产能,首条1.25GWh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安瓦科技的任务便是专注于半固态和固态电池的研发,并开发了全球首套固态电池用复合集流体高速复合装备。
打铁不仅需要自身硬,奇瑞还有技术顶尖的合作伙伴。作为奇瑞的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同样在固态电池的技术和产能上提供支持。自研、供应商两条腿走路,让奇瑞在固态电池业务上得到了突破,奇瑞也得以在电动车的终极技术上先发制人。
电动车市场,先发技术能够占据很大的优势,作为电动车永远的核心技术,谁能率先突破电池技术,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实际上,对于固态电池技术而言,全球研发固态电池的主流企业均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早在2023年,丰田就宣布将在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商用化落地。而比亚迪则计划2026年前量产固态电池车型,宣称充电12分钟续航1500公里。现代则表示,2030年将大规模量产固态电池。离我们最近的,便是两个月前上汽宣布将在年底带来MG4固态电池车型。
也就是说,突破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只是时间问题,且短期内即可实现,真正困扰固态电池商用的,是高昂的材料及生产制造成本。即便是两年后我们能看到多家车企的固态电池试验装车,或商用化落地,但依然挡不住固态电池起步阶段的高昂售价。
除了固态电池,奇瑞还有哪些大招?
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公布了截至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前三季度,奇瑞集团实现了销量规模、新能源、出口、品牌、资本市场的“五大历史突破”。
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新车2,007,768辆,同比增长14.5%,以历史最快速度突破年内200万辆大关;
新能源方面,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587,545辆,同比增长77.1%;
出口方面,奇瑞出口量达936,428辆,同比增长12.9%,其中欧洲市场1-9月销量14.5万台,同比增长超2倍;
品牌方面,奇瑞集团连续入榜《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入选“2025企业ESG实践案例”,通过生态重塑打造绿色、智能、低碳的全球价值链,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绿色出行;
资本市场方面,奇瑞汽车9月25日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启国际资本市场新征程;截至9月底,全球累计用户超1772万。
实现这些成绩,离不开奇瑞全球8大研发中心,3万名研发工程师和1万名软件工程师共同努力,为奇瑞带来的“技术自信”。
瑶光技术战略驱动,奇瑞在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猎鹰智驾和银河生态5大技术领域实现了行业领先。
其中,火星架构旨在让每一辆车都拥有极致智能、极致驾乘、极致安全的顶级基因,扩展出的火星T、火星E和火星D架构,分别满足不同用户对超价值油电混、豪华高品质电混以及极致越野电混的追求;鲲鹏天擎发动机则有着48%的超高热效率,同时,鲲鹏动力还包括鲲鹏DPLUS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犀牛电池等技术,全面实现动力技术进阶。
灵犀智舱与猎鹰智驾则为奇瑞带来更好的智能化产品体验。灵犀智舱的“小奇同学”提供8大场景40 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并带有自学习进化功能,实现从“听懂话”到“懂你心”;猎鹰智驾则被称为最懂全球用户的智能辅助驾驶,涵盖猎鹰大模型、全场景NOA、全球智能泊车以及L4 RoboCar。
银河生态带来的1.2兆瓦迅龙秒充、V2G外放电、墨甲机器人、iBar百变空间以及凌霄飞行平台,为奇瑞出行带来更多可能。
从此最早的一天会期,到今年的四天后会期,从此前的“奇瑞科技日”,到今年的“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奇瑞飞速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销量比例接近1:1的车企,奇瑞做到了“中国造,售全球”,也让更多的全球用户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进步,这离不开奇瑞的企业战略方针。从一开始便致力于全栈自研,尤其是最核心的动力、底盘等系统,初期自研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奇瑞现在更加自信的重要因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