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新能源车企降价并非新鲜事,但理想汽车这场以“保险补贴”为名的调价操作,却因隔夜降价的时间差和无补偿的冷处理,让“背刺”争议升级为对品牌信任的全面拷问!
2025年10月20日,理想汽车突然抛出保险补贴政策,这使得L系列车型累计优惠最高达4.5万元,此次价格暗降距离上月末的政策调整仅隔20天左右,更让前一日刚提车的车主陷入“一天亏两万”的窘境。于是乎,一场关于理想“降价合理性”的争论也就此展开。
突施冷箭
每年“金九银十”都是车市厮杀最激烈的窗口期,2025年9月国内车市更是迎来了近70款新车密集上市,高峰时,一晚竟有四五款车型同期发布。理想汽车在此节点精准发力,于9月28日推出定价24.98万元起的纯电SUV i6,凭借五座布局与高性价比,该车也是不出意外的上演了“5分钟大定破万、4小时超2万台”的高光瞬间。
在纯电新品的热度掩护下,理想悄然启动增程L系列的政策调整。10月初,理想官方宣布取消L6的5年0息和L7/L8/L9的3年0息方案,替换为1.5 万元置换补贴,同时叠加1万元现金补贴,使L系列的优惠达到2.5万元。彼时市场普遍认为,这已是理想为冲量给出的底线让利,不少消费者正是基于L系列价格触底的判断果断下单。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是,10月20日的突发政策彻底打破市场预期。
理想这次以“保险补贴”名义再加码,L9享2万元保险减免,L7/L8保险补贴1.5万元,L6保险补贴8000 元。叠加此前优惠后,L9终端价较指导价直降4.5万元,L7/L8降4 万元,L6的降价幅度也是达到了3.3万元。
降价消息传出后,理想汽车的老车主们迅速炸开了锅,一时之间,有关理想销售欺诈的投诉在投诉网站上激增!其中某位北京车主的遭遇极具代表性,该车主于10月19日购买25款理想L9 Ultra 智能焕新版,次日完成提车,后续便得知新车直降2万元。联系销售与官方客服后,他仅得到了“市场行为”的模糊回应,未获任何补偿方案。前脚提车后脚降价,这车主的遭遇着实令人同情,而可以肯定的是,此类隔夜亏惨案绝非个例。
两难处境
三年亏掉半辆车,这成为新能源老车主群体的普遍写照。
其中2023款首批L7 Air车主李女士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当年落地 33 万元,车辆既无空悬也无激光雷达,电池还是非宁德时代品牌,如今二手车价仅15万元左右。据某平台2025年Q3保值率报告显示,中大型新能源SUV三年平均保值率达 55% 以上,由此来看,以L7为代表的理想系车型的表现已低于行业基准线。
更令人悲哀的是,比资产缩水更伤人的是品牌信任的破裂。当初不知多少朋友正是看中理想家庭用户友好的定位果断下单,如今却遭遇真金白银换背刺。并且这种不满因理想的双重标准更显强烈,要知道在2024年L系列降价时,理想官方曾推出1.5-2万元现金回馈,明确承诺“补足差价”,甚至给出“120 天滚动价保”政策;如今L系列同样是终端降价,却仅因披“保险补贴”的外衣便拒绝补偿,老车主们心中怎能平衡?
与此同时,此次降价潮也让潜在消费者陷入两难境地。以理想L6 举例,其Pro版本原价24.98万元,叠加3.3万元优惠后,落地仅需22.28万元,性价比确实诱人。但现在买现款,明年就成旧款,配置还落后一代的情况却不得不考虑,这种担忧让许多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
个人看来,理想汽车用降价清库存、抢市场的思路无可厚非,但老车主的被背刺感也真实存在。毕竟汽车不是快消品,为此普通家庭购车仍需付出数月甚至数年的收入,谁也不想刚花大价钱,就看着爱车大幅贬值。
车叔总结
说到底,理想以降价清库存、抢市场的策略本身无可厚非,尤其在i6打开纯电市场后,亟需为增程车型腾出空间。但理想这次的问题不在于降价本身,而在于对用户感受的漠视,其既无提前预警,也无补偿方案,更打破了自身建立的补偿先例,任谁来了,都又十足的被欺骗感!个人看来,理想本次降价看似能短期拉升销量,实则在透支积累的品牌口碑,其结果必定弊大于利!毕竟在新能源市场同质化加剧的今天,能让消费者安心的,从来不止是优惠力度,更是品牌坚守的底线!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