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华为挑战者越来越多,遥遥领先还能持续多久?
随着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召开,业界开始重新思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商业模式、未来逻辑。
时间回到1年前,敢在智驾辅助技术方面的话题里涉及挑战华为的话题开始出现,起因是2025年2月25日,特斯拉给部分中国车主推送了软件版本号为2024.45.32.12的升级,升级内容涉及了FSD辅助驾驶技术、驾驶室摄像头和地图包更新等。而理想、小鹏等相关技术节奏靠前的车企,被认为是华为乾崑智驾辅助的追赶者,而非挑战者。
之后,随着华为官宣2025年年内将推出L3级自动驾驶高速商用解决方案,尊界S800在5月底上市,并正式提及基于L3级架构打造,以及ADS3.3.2在6月开始推送。
从各个方面,它都取得了毋庸置疑的领先。但,随着时间进入2025年下半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发布,释放出非常明显的“追平甚至是尝试反超”的信号。
而也就在几乎同一时期里,各家车企争抢与华为的合作也进入了更高烈度,四界增加了尚界并推出首款车型尚界H5,广汽、五菱、东风、奥迪、丰田等分别加强与华为的合作,分别要做启境、华境,亦或者是推出深度合作打造的车型。越来越多的华为技术加持下,各家都在尝试做出明显的差异。
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追赶者越来越多,华为在技术上的领先期还有多久?
绝对优势期,时间还剩6个月?
目前与华为在L2级智驾辅助驾驶技术方面竞争的,分别如下:
特斯拉FSD预计在2026年会进入中国;理想汽车正在加速推进VLA;小鹏汽车正在从VLA向世界模型+大算力转型;基于NWM世界模型技术的蔚来智驾辅助预计会在2026年第一季度迎来重大更新。
Momenta从华为手中抢走了众多车企客户,其中不乏奔驰、宝马等顶级品牌;地平线推出了HSD,要参与20万元上中高端市场的争夺战。而除此之外,还有高通、元戎启行、轻舟智航等等蠢蠢欲动,甚至是卓驭。
而且,这份名单之外,还有着吉利、比亚迪等等主打自研的车企,千里科技已经提交港股IPO申请,比亚迪的天神之眼B与C已经成功的占领了用户心智,而接下来一旦天神之眼A能够破圈,它就有了更大的一战之力。
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预期也同期出炉。比如,Momenta的CEO曹旭东预判是“到2026年,智驾上半场的格局就定了,中国可能只剩两三家企业,全球也就三四家。”
曹旭东的判断和李想此前对市场的分析类似,李想曾经预判过到2024年年底,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出现三家吃掉70%销量的情况,后续的发展趋势和智能手机相同。
曹旭东的判断则是,城区智驾辅助、高阶智驾辅助会在2026年的中国车市里,只剩下2-3家企业(拿下绝大多数份额)。而2026年之后,进入无人驾驶时代之后,还会迎来新的“超级玩家”。
这样的判断是否会真正发生,暂不得知,但可以明确的是,在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第一季度,智能驾驶辅助的竞争格局会变,不同技术的排名也会变。
参考到使用率、体验感受、用户口碑和我们实测后的结论,现有的排名格局是,华为ADS牢固的拿着第一,使用VLA的理想排在第二, Momenta、地平线HSD、小鹏的XNGP暂时可以并列第三,蔚来排在第四甚至更靠后,再有就是其他的城区NOA辅助系统。
华为领先的原因不用多说,ADS4更新后虽然在城区场景下因为新政策对于安全有了更高要求,目前无法通过很多几个月前可以轻松通过的场景,但相信下一个版本就会很快大幅度升级,因为这只是技术路线切换后的数据飞轮问题,而不是底层会不会的问题。这些场景目前包括,ADS4的无保护左转比3.3.2变慢,比如在3.3.2时期华为ADS会像人一样不忍慢车,提速后再加塞,但ADS4很明显的限于安全要求,有了更多的犹豫和博弈。
理想的VLA,目前有些虎,少数时候会走错路。小鹏在更新了5.7.8之后,用户反馈经常遇到系统龟速,无法跑到最高速的情况,安心感倒是提升不少,比之前幽灵刹车少了很多。
而地平线HSD和Momenta的新技术,已经在纯电奔驰CLA、星途上体验过了即将正式上市的版本,会聪明的左转和右转、没有太多交通违规、会超越慢车躲避障碍、减速和加速都很拟人等等。至于蔚来,在更新了1.2.0之后,它基本能很好的辅助多数时候的架势,但很多时候还是速度略慢或者无法通过需要接管,但好在,从不能用变成了能用。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但接下来,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以2026年第一季度作为结果倒推的终点,那华为技术的绝对优势期,可能还剩下6个月。
换路,L2不需要遥遥领先了
所谓6个月的判断,是基于竞争对手的更新时间,同时也有L2+天生的技术天花板限制。
理想在9月10日推送了OTA 8.0,应用了VLA之后,实现三点式掉头、倒车脱困、复杂路口通过等,那么预计在12月时,OTA 8.1会来,而且很吸引人的通过对话控制车辆,比如“我要快一点”“前面往左拐”等能力会浮现。
蔚来和吉利的千里浩瀚也会进入头号竞争者的序列,并已经可见端倪。蔚来ES8上市发布会里,李斌曾秀出过一段NWM下一步进化的影片,有2个特殊场景。一是,在地下停车场中,通过“开到刚才的洗车房附近”语音指令,让车实现自动驾驶小场景;二是,当没有停车位时,告诉车辆,“停到附近等我,别挡路,有空位再停进去”,最终车辆会暂时停靠路边,并在其他车辆驶离时避让,再停进车位中。
彼时,全场先是鸦雀无声,再是人声鼎沸。毕竟,蔚来的车全系硬件无差异,而李斌在不久前的第四季度盈利目标的相关会议上也确认了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同时在发布会时他也提及了预计1.4.0版本会推送上述让全场爆棚的版本,这些预计最晚会在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
千里浩瀚的逻辑也是一样,它搭载在极氪9X上的H9版本,五激光雷达、双Thor-U芯片、1400TOPS算力、红外线AEB,这首先会在11月20日Hyper版本的交付后进行迭代,而进入2026年第一季度,第一版本也会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升级。至于基础能力,在2个月内我们就能完成验证。
然后,再看供应商层面的挑战,以地平线HSD和Momenta在纯电奔驰CLA上的表现为例。地平线HSD的特点是特别顺滑,除了要等红绿灯之外,车辆几乎不会发生踩死刹停的情况,会加塞、会主动超慢车、会避让障碍。Momenta近期的表现也很不错,高速上的判断力和稳定程度,和华为ADS4几乎无异,而城区里也能实现掉头、躲避拥堵车辆的寻路等等。
所以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上看,华为ADS目前最大的能力优势就是能实现“点到点”“停车场里可运行”“连贯性高”“事故率低”这几个方面。相对而言,蔚来、地平线、Momenta等目前在进入特定区域前会要求接管,而华为可以在停车场里进进出出。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尽可能不需要人类接管、安心感、顺滑度、超越慢车和躲避慢车等等方面,其他车企和公司的进步速度飞快,已经明显抹平了差距。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在于,L2级依然是辅助驾驶,不到自动驾驶的范畴,它的技术天花板也是清晰可见的。不允许脱手、不允许人类的眼睛长时间脱离路面、很多极端情况不能依托AI的处理结果而是人类接管。所以早在几年前,就有无数的高管在公开场合说过,L2++++和L2.9这些,再多加号也没有带来本质上的突破,很容易就形成同质化竞争。
当然,变数还存在于,Deepseek刚刚开源了OCR大模型,它的逻辑是,通过光学二维映射技术压缩长文本上下文可行性的初步探索。过于学术的内容不必展开,需要记住的亮点就是参数量仅为3B,对端侧友好对算力要求明显降低,而且因为是视觉压缩一切的逻辑,它就给到了车企跨过VLM、VLA等技术路径的可能性,而开源意味着广泛供应链可选的可能性。那么在这个巨大的变量下,依托于大算力和VLA的技术优势期会大幅度缩短,直接影响到技术和体验上的排名。
说句人话就是,新技术上车后,能进一步打破目前的智驾辅助定价体系。大体的局面也就变成了,越拉越多的新技术会以更低价格的方式涌现,而且在能力上大幅度的追平头部。
那么,在商业逻辑上,华为技术接下来的挑战在变大。当然,大概率还是能够领先的,不过能否复刻遥遥领先,要待时间验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沉迷于L2级辅助驾驶的争斗又能持续?
答案是,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才是真正的战场,真正的广阔天地。靳玉志不久前已经在公开场合公布了后续的技术进展,2026 年让辅助驾驶具备高速 L3 能力以及城区 L4 试点能力,2027 年进行无人干线物流试点、城区 L4 规模化商用,2028 年争取达到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化商用。
写在最后
局面清晰,争夺L3级自动驾驶之前的市场,还是在存量里竞争。
比如,最近博世就公布了新的观点,吴永桥的逻辑是油车智驾,是80%全球市场的存量必争高地。而同一时间,华为的最新进展也完成公布,在研的ADS5.0已经清晰,已投资100亿元,而后续显然为了实现自动驾驶的更高能力,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
但,巨额投资,是对未来的争夺。所以最终结论是,华为等头部企业在L2级辅助驾驶的争斗预计会在6个月内结束,而接下来则是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另一个战场。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