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撰文 | 丁晶晶
编辑 | 涂彦平
设计 | 甄尤美
汽车行业正迎来“以月为单位” 的迭代革命。过去一款新车需三年的研发周期,如今因行业内卷已缩短 30% 以上,而这种快节奏压力也从主机厂蔓延至供应链。
要支撑如此高的敏捷性,仅靠业务变革或数字化远远不够,还需AI 与云计算深度融合。
作为全球汽车工业智能技术解决方案领先者,力克集团(Lectra)正以技术革新为行业提供支撑,既保障敏捷响应,又帮助企业控制成本。
近日,力克集团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携Valia Fashion 与 Valia Automotive 两大云端智能数字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IoT)、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AI)等工业 4.0 技术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领跑全球汽车座椅和内饰及安全气囊制造领域
成立于1973年的力克是一家法国科技上市公司。它最早凭借CAD(电脑辅助设计)和自动化裁剪设备在时尚领域起家,如今已凭借超半世纪的技术积淀,成为面向时尚、汽车、家具三大行业的全球解决方案领导者,业务覆盖100 多个国家。
从营收结构看,其50%的营收来自时尚行业,32% 来自汽车行业,9% 来自家具行业,剩余份额来自其他市场。
不过,早在1993年,力克切入汽车赛道,历经三十多年深耕,已在汽车安全气囊、座椅和内饰领域设计两大业务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力克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Harari 透露:“全球约一半的汽车座椅和内饰,以及70% 以上的安全气囊,都是由力克的设备裁剪而成。”
这一市场地位的奠定,与其产品技术的持续迭代能力密不可分。
早在2007 年,力克就推出首款搭载物联网(IoT)技术的裁剪解决方案;
2017年,力克发布工业 4.0 愿景与战略,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2 年,进一步推出符合工业 4.0 标准的汽车裁剪房 4.0。

此次参展,力克呈现了面向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Valia Automotive 云端智能数字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材料成本占座椅生产总成本的60%-70%,这一高比例的材料成本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生产压力。Valia Automotive 正是针对这一痛点,通过智能裁剪技术与全流程数字化,将汽车座椅制造成本降低 20%-30%。
与此同时,该方案通过全价值链数字化彻底变革生产流程:从订单录入到裁剪设备执行,所有环节均通过云平台实现自动化与实时监控,取代了传统的管理流程。
“过去,供应商依赖高技术工程师来进行生产计划管理和执行,不仅耗时还易出错;现在,数字化标准化让普通操作员也能高效操作,效率显著提升。” 力克首席客户官 Javier Garcia 向《汽车商业评论》表示。
押注亚太,中国成核心增长的重要一环
作为起源于欧洲的企业,力克在欧美市场根基深厚,同时,亚太市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已贡献集团约四分之一的营收,而中国更是其中的核心支点。
为进一步贴近中国市场,在上海设立力克亚太体验中心及力克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分别作为解决方案展示和服务窗口,为客户提供场景化技术演示以及技术支持。
如今,力克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相当可观。Daniel Harari 透露:“中国市场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以上的内饰生产采用力克技术;超 70% 的安全气囊生产也与我们的解决方案相关。”
以长期主义穿越周期,铸就领先底气
作为全球最早布局工业4.0 的企业之一,力克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便将 AI 融入解决方案,目前全球联网设备规模已达8600 多台,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即便身处地缘政治复杂、行业价格战激烈的市场环境,力克业绩仍展现出强劲韧性:营收从2018年的2.826亿欧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5.267亿欧元(增长86%)。
这份稳健增长的背后,是力克对长期主义的坚定践行。
从发展根基来看,力克以“开拓思维、值得信赖、积极创新” 为核心价值观,通过敢于突破既有模式、坚决履行客户承诺、推动全员参与创新,为企业长远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在技术竞争力打造上,力克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始终保持“超行业水准”:不仅每年将约 10% 以上的营收投入研发,2024 年研发投入金额更接近 7000 万欧元。
如此高额且稳定的研发投入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力克稳健的商业模式和收入结构即便面对全球市场的波动与不确定性,力克依旧能保持现金流稳定,持续推进研发与战略收购。
在研发过程中,力克始终保持动态调整,确保技术始终符合客户的需求。在产品设计、测试阶段便邀请客户深度参与,联合行业专家共同研发,通过整合传递全球客户的实践洞见,确保解决方案精准贴合市场实际需求。
“借助技术力量,我们能支持客户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 Daniel Harari进一步举例:例如,通过“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的产品组合,帮助客户减少自然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浪费,反而能推动其盈利能力提升。这既是力克技术方案的核心价值,也是其在行业变革中持续赋能汽车产业的底气所在。
当天大会结束之后,力克首席客户官Javier Garcia接受了汽车商业评论独家专访。他谈到了力克的业务战略以及对未来汽车市场的理解。以下是采访内容节录。
“全面数字化才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

汽车商业评论: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产品推出速度越来越快,订单周期越来越短,似乎更像时尚行业。这是否增加了汽车行业的复杂度?汽车订单和合作模式有哪些变化?
Javier Garcia:是的,汽车行业与时尚行业正在趋同,过去两者区别很大。汽车制造曾是标准化、流程化的行业,但现在一切变得更加敏捷、快速且多变,就像时尚行业需要应对复杂度、快速变化及多样化风格需求的情况。
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下,过去的标准化流程已不再适用,管理也难以跟上节奏。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设计解决方案时,需确保既能应对复杂度,又能提高效率,以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汽车商业评论: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客户是否有特殊需求?如何应对?
Javier Garcia:当前市场正经历快速变革,带来更多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汽车座椅和内饰已成为汽车设计的核心部分。中国市场的变化主要由品牌驱动,尤其是内饰风格和工程设计的快速演变——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相较于过去的平稳趋势,其车型和内饰更新速度大幅加快。
同时我们也看到,汽车座椅和内饰供应商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至于应对策略,一是我们拥有高度智能化的互联裁剪设备,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二是通过Valia Automotive 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裁剪价值链的数字化;三是依托客户成功团队,通过整合技术高效支持客户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我们不怕竞争,它推动我们不断创新”
汽车商业评论:随着新能源汽车“四化” 推进,交付及研发周期不断缩短,成本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力克有何影响?
Javier Garcia:这一变化对我们而言是积极的。相较于其他方案,结合智能互联的Valia Automotive 解决方案及客户成功团队,力克可通过减少材料浪费、优化人员配置、实现市场上领先的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减少裁剪过程中的停机时间,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
汽车商业评论:Valia Automotive带来哪些优化?效果如何?
Javier Garcia:Valia Automotive通过流程数字化实现两大优化:一是推动生产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二是在裁剪领域,既减少人工干预,又降低对 “高技术” 工种的依赖 —— 让普通操作人员也能高效管理复杂流程。
汽车商业评论:力克如何应对成本、技术、竞争发展带来的多重压力?
Javier Garcia:对我们而言,竞争始终存在,我们不怕竞争,并且是很多竞争是良性的,它推动我们不断创新。这种竞争不仅在中国激烈,在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同样如此。
Valia Automotive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它不仅是一个系统,更是云端智能数字解决方案:通过连接设备、整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数字支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深层次的价值。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仅靠自动化已无法满足客户对效率与灵活性的更高要求,全面数字化才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
“相信力克为中国车企出海提供支持”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如何看待“软件定义汽车” 这一趋势?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Javier Garcia: “软件定义汽车”正在影响整个汽车行业,这也体现在力克的产品策略中。在汽车领域,力克推出Valia Automotive云端智能数字解决方案,将整个裁剪价值链数字化,包含从订单输入到裁剪执行的全流程都实现了软件驱动。
正如发布会所提及,2024年我们将12%的收入投入研发。未来,我们将整合人工智能、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至于挑战,我们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因素,企业投资决策必须权衡这些因素。
目前,新能源汽车将持续驱动全球发展,我们明确聚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 将继续支持新能源客户出海,帮助其提升运营效率,并推动生产流程全面数字化。
力克在欧洲、美国和中国均设有工厂,在全球布局中具备独特优势。许多汽车公司都是全球性企业,我们的很多中国汽车客户也在出海,相信力克的全球制造网络能更好地为这些客户提供支持。
汽车商业评论:力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Javier Garcia:我们在实现自身可持续效益的同时,也助力整个产业迈向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汽车行业,环保是产品设计的重要考量。
在汽车座椅和内饰领域,面料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是核心挑战,而凭借力克Valia Automotive云端智能数字解决方案,借助人工智能完成裁剪订单的准备、规划和优化分配,帮助制造企业减少失误与面料浪费的同时增强流程的敏捷性,并结合接近零间隙的裁剪技术加持,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汽车行业减少资源浪费,也能让客户通过减少浪费直接节约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