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汽势Auto-First丨刘天鸣
在金九传统销售旺季,合资品牌销量表现持续回暖。据乘联会数据统计,主流合资车企批发53.9万辆,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10%。
上汽大众依旧延续今年以来稳健的销量势头,交出9月份终端销售9.13万辆、前三季度累计终端销售78.7万辆的好成绩。不同于部分合资品牌通过回避国内竞争专注出口或以价换量,实现“回光返照”式销量回暖,上汽大众直面中国市场残酷竞争,一方面稳固朗逸、帕萨特等基本盘,另一方面通过油车智能化、新能源转型提速,构建多元增长极。
这份极具含金量的销量成绩背后,是上汽大众“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的战略成效,更是上汽大众紧跟汽车产业变革趋势与新质生产力,筑起韧性十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销量稳健背后的逻辑
9月份,上汽大众终端销售9.13万辆。其中,朗逸家族销量达到2.2万辆,稳居A级燃油轿车市场头部,帕萨特家族则以近1.9万辆的销量成绩,领衔B级燃油车市场,途观家族终端销量超1.9万辆,位居合资中型SUV前列。上汽奥迪则以5700辆的终端销量实现90%的同比增幅,成为BBA阵营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与许多合资品牌销量回暖不同,上汽大众不依赖一两款爆款产品驱动整体销量,也不“赌博”式打造新能源爆款产品寻求销量突破,而是凭借着对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需求的深度洞察,在不断夯实燃油车基盘的同时,加速技术创新升级,打造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并积极响应燃油车用户对智能化需求,深化“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
技术创新与懂用户需求,是驱动销量稳步增长的核心动力。如专为年轻消费群体打造的全新凌渡L GTS,以高通骁龙8155芯片智能车机系统与运动性能,包揽凌渡家族四成订单。
上汽大众稳健的销量表现,印证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不依靠单一车型的爆发增长,也不依靠短期流量的红火一时,坚守技术创新、底线思维与长期主义,进而带动企业、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战略深化锁定热销
今年下半年,上汽大众持续深化“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大众品牌、奥迪品牌与AUDI品牌分工明确。
其中,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继续引领油车智能化新赛道,智能驾驶辅助与智能座舱齐全面焕新的Pro家族2026款,推动燃油车智能化体验迈入2.0阶段,消除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代际差距。奥迪品牌打破豪华品牌油车不智能的偏见,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凭借其潮流动感的造型、卓越的动力性能与领先智能科技,引领豪华品牌燃油车智能化发展新方向。AUDI品牌则探索出豪华品牌电动智能转型新路径,融合德系基因与中国智电科技的奥迪 E5 Sportback,拉开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反击的序幕。
十一长假期间,包括Pro家族2026款、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奥迪 E5 Sportbac在内的多款明星车型订单火爆,展厅门庭若市。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展厅客流量攀升,日均客流超1.2万批次,日均订单量环比提升53%。上汽奥迪收获的线索量、潜客量均有显著提升,订单量环比增长256%。
由此可见,“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不仅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更构建起广受消费者认可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加之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丰厚的购车礼、上汽奥迪“欢迎车主回家”关爱活动等活动,上汽大众“银十”将继续延续销量增长势头。
承上启下加速跑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于汽车行业,“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立起完整且极具韧性的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新旧动能转换已取得初步成果,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向标”。
站在承上启下的2025年,智能化不仅为汽车行业“十四五”画上圆满的句号,也将开启汽车行业的“十五五”。行业普遍认为,智能化发展将成为“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电动+智能的智能汽车将在“十五五”期间成为车企角逐的“主战场”。
面对“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上汽大众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与产品布局,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快马加鞭。
在“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指引下,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推动燃油车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转变为用户的移动出行智能终端,2026年将推出3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以及1款纯电,上汽奥迪四环品牌持续深耕燃油车智能化,推出多款搭载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型,AUDI品牌将持续扩充电动车型阵容。
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说,上汽大众会继续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同步推进燃油车的智能化升级,让钟爱内燃机的朋友们也能开上智能化的油车。
汽势观:行稳致远
稳健的销量表现与十一假期门庭若市的渠道网络,仅仅是上汽大众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在持续深化的“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指引下,上汽大众将交出极具含金量的“十四五”成绩单,成为合资品牌转型的样板,前瞻性的产品布局,将为“十五五”期间发展开个好头,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上稳步前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